乳癌 | 無硬塊不等於安全!須留意的四種乳癌早期警號
數據顯示,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平均每14名女性便有1人面臨患病風險。隨着市民對健康關注度提升,不少女性會定期自我檢查乳房,若觸及硬塊亦會提高警覺並盡快求醫。值得注意的是,乳癌病徵並非僅以硬塊形式呈現,乳房形狀改變、皮膚異常或乳頭變化等細微跡象,同樣可能是早期病變的重要提示。
留意乳癌早期徵兆
乳癌早期徵兆並非僅限於可觸及的硬塊。許多關鍵警示訊號,表現為肉眼可見的乳房外觀變化。例如:1. 乳頭變平或凹陷;2. 乳頭流出分泌物,甚至有出血的情況;3. 乳房大小、形狀或整體外觀出現變化;4. 乳房皮膚出現異常凹陷或凹凸不平的紋理,看起來像「橘子皮」一樣粗糙不平,甚至開始脫皮、結痂、起皮或出現屑狀物等。這些現象可能出現在在乳頭或乳暈附近,看起來像是乾裂或發炎,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3個習慣降低乳癌風險
乳癌的成因複雜,涉及遺傳、初潮年齡、荷爾蒙、生育、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普通人可通過健康生活習慣和定期乳房檢查來提升身體自我察覺能力,從而降低患癌風險。提高檢查意識雖然不能直接減少患癌風險,但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乳房的外觀和觸感。這可能會使你注意到某些變化,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
另外,堅持運動有助於調節激素水平、維持體重、增強身體免疫。建議每周進行至少5天、每天30分鐘以上的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等。對於希望進一步降低風險的女性來說,建議減少或避免飲酒。同時,保持好情緒亦十分重要。乳房是情緒的「鏡子」,長期處於壓抑、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之下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增加乳腺疾病風險。聆聽音樂、閱讀、做瑜伽或與朋友傾訴,有助於調節情緒、減輕壓力,為乳房健康加分。
度身訂造治療方案
乳癌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醫護團隊會為患者「度身訂造」治療方案。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電療、化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部分患者還可能適合免疫治療。根據腫瘤的類型、分期、是否對荷爾蒙敏感,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及偏好等因素,醫生會制訂最合適的組合方案。
現代乳癌治療不僅着眼於根治病灶,更注重降低復發風險,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活質素。在科學治療下,許多患者的病情能實現長期穩定,甚至回歸正常生活。
乳房健康不是某個年齡段女性才需要關心的問題,而是每一位女性一生中都應該了解並重視的議題。乳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身體發出的訊號。建立乳房觀察意識、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主動與醫生溝通檢查安排,都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撰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張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