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 夏日過量飲啤酒?可能增加罹患肝癌風險

中國是全球肝癌高發地區之一,病例數目佔全球總數近半。研究指出,2020年全球約有90萬宗新增肝癌個案,而預計到2040年,有關數字將上升55.0%,達到140萬例。炎炎夏日,不少市民喜歡相約友人燒烤聚會,把酒言歡。但要留意,長期大量飲酒,特別是啤酒,可能對肝臟造成嚴重負擔,甚至增加患上肝癌的風險。

酒精傷肝:七種症狀提示

大量飲酒會給肝臟帶來一系列損傷,包括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長期或過量飲酒後,如果同時出現以下幾種症狀,包括:肋骨正下方右側觸及異常腫塊或硬物感;持續右上腹不適、腹部異常腫脹;皮膚和眼白明顯發黃,即黃疸;身體容易出現擦傷和淤血;身體異常疲弱;糞便顏色呈蒼白色或黏土色,尿液顏色加深等,極有可能是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而發出的警報。

酒精攝入量與高危群體警示

酒精對肝臟會造成長期傷害,而且不易察覺。因此對「安全飲酒」有更清晰的認識、合理掌握攝入上限,是保護肝臟的第一步。

不同性別及飲用不同酒精濃度的酒所帶來的風險有所不同。研究顯示,對於酒精濃度為5%的啤酒(每罐500毫升),男性每周攝入超過 7.5罐,屬高風險;而女性超過 5罐已屬高風險;對於酒精濃度為12%的紅酒(每瓶750毫升),男性每周攝入超過 4.5瓶,女性超過 3瓶屬高風險;當飲用酒精濃度為40%的白酒,男性每周攝入超過1050毫升,女性超過 700毫升則屬高風險。

另外,部分人群的肝臟對酒精的耐受性較普通人更低,在飲酒時需格外警惕,應嚴格限酒甚至戒酒,包括有肝病家族史、患有脂肪肝、肝炎或肝硬化的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或肥胖人群。飲酒會使這些群體的肝臟負擔加重,進一步損害其肝臟健康。

除了控制飲酒量,日常生活中也能透過一些簡單的行動來保護肝臟:如在進食和烹調前洗手及徹底煮熟食物,即可避免甲型與戊型肝炎等病毒經由飲食傳播。除此以外,保持健康體重也很重要。肥胖已被反復證明是增加患肝癌的風險因素,堆積在肝臟的脂肪可能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肝硬化,從而發展為肝癌。如需減重,建議諮詢專業人員制定科學方法,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

肝臟作為人體的「解毒工廠」,承擔代謝與能量調節等重要功能,與其夏日碰酒杯、透支肝臟的承受力,不如選擇更溫和的補水方式,為健康乾杯!

撰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張寬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