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八分鐘的挑戰 | 鏞融芯語

  在公開場合說話,是我從小到大的死穴。猶記得大學的公開演講課上,被老師點名上台,結果因極度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在全班同學面前呆站了整整一分鐘。這段經歷,至今印象深刻。

  雖然因工作需要,我開始代表公司接受媒體訪問,近年也在大學和企業活動中進行分享,但那份恐懼其實從未完全消除。正因如此,我經常作出不同嘗試去衝破心理關口。最近,我應邀擔任SCMP Live「Redefining Hong Kong」系列活動的演講嘉賓。

  而參與的場次主題是「Next Generation Wealth」,旨在探討家族辦公室的未來,台下雲集了許多家族辦公室領袖及業界專才。而我們的環節,是由中大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協辦的Fibi Talk。Fibi是「Family In 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縮寫,形式類似TED Talks,要求講者需在短短8分鐘內,以高低快慢的聲線節奏,清晰傳遞一個完整故事並引發共鳴,難度極高。

  這次Fibi Talk環節共有四位講者,包括我在內,都是家族企業的第三或第四代成員。我們的分享,正代表了四種不同的傳承心路歷程:Hampton Tao從加密貨幣的起落中,領悟到傳承的核心是「人力資本」的積累;李文安以「柔術哲學」,闡釋了家族五代以來「順應時勢、作出改變」的智慧;Joanna Hotung則分享了女性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成為維繫家族關係的關鍵。

  而我的主題,則是「Family in Revival」。我分享了身為鏞記酒家第三代,在家族爭產導致清盤危機之際,如何毅然扛起近十億債務買回祖業,並從中領悟到,真正的復興並非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始於一份對核心價值的堅守。對我們家族而言,那份不可妥協的價值,便是三代人所積澱的尊嚴、歸屬感與共同的文化記憶。

  為了這8分鐘,演講前一晚,我密集練習了數十次;活動當天早上,更提早約一小時多到場地試咪及熟悉舞台。站在台上,聚光燈下,我將準備好的內容分享出來。8分鐘,一晃而過。最令我感到鼓舞的是,會後有與會者特意前來交流,稱我們這半小時的Fibi Talk,是當日最引人入勝的環節。這份直接的肯定,讓之前的一切努力都變得值得。

  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從另外三位講者身上,我不僅學到了他們應對傳承的寶貴經歷,更觀察到他們截然不同的演說風格,有的講者氣定神閒,完全毋須看稿;有的則從容不逼,毋須臨場練習。那份自信與現場的適應能力,是我日後需要學習的地方。

  這次8分鐘的挑戰,是一次成功的自我突破,也讓我發現,站在台上分享的感覺並非想像中可怕。期待下一次有機會,我會做得更好。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