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強制繳社保誰受益(四) | 北漂見聞

內地強制繳社保規定本月起生效,筆者在前幾期專欄中已分別討論了其對企業(僱主)及個人(僱員)的影響,均為喜憂參半。那麼,究竟誰是新規的最大受益者?
翻查數據可見,2024是全國社保帳目的一個轉捩點。全年社保收入11.8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仍有5.2%增長;但同期社保支出卻達11.99萬億元,按年增7%。不僅支出增幅高於收入,亦是首次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
事實上,上述2024社保收入中還包含了2.69萬億元的政府財政補貼,換言之,若沒有政府強力支援,社保赤字將更不堪入目。由於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趨勢持續,專家估計,社保赤字的規模在未來只會繼續擴大。
除了收支不平衡,內地社保還有地區分布不平衡的問題。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東北西北地區是社保赤字「重災區」,需要依賴社保「全國調劑」機制獲得撥款,才能滿足向當地人員發放;而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沿海經濟發達省市則為社保「富戶」,不得不將其社保盈餘上繳,通過全國調劑向赤字地區「輸血」。
以2023年的情況為例,全國調劑的最大貢獻者是廣東,金額涉及1158億元,佔各省市全部上繳資金的47%,相當於遼寧、吉林兩省從中央獲得的撥款。可以說,廣東憑一己之力撐起全國社保一半的重擔,並供養了東北。
也正是因為社保財政存在上述赤字困境,通過落實強制繳社保的規定,擴大徵收範圍,被一些專家解讀為除了財政補貼之外,化解壓力的出路之一。難怪有很多網友調侃稱「現在並不是我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我」。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