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晴 - 低鈉鹽真的有效減鈉? | 營爆生活

長期過量攝入鈉質,是引發高血壓及相關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兇。鈉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2克(約等於5克鹽),但2019年全球人均鈉攝入量估計為每天4.3毫克,超出兩倍多。作為公共衞生干預措施之一,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於年初推出一份低鈉鹽使用指南,以助大眾減少鈉攝入量。
低鈉鹽含氯化鉀,與一般食鹽(氯化鈉)味道相似,但鈉含量大大降低,可作為食鹽的替代品自主添加於食物及日常烹調中。世衞的科學證據審查及評估總結,含氯化鉀的低鈉鹽有助減少鈉攝入量。與一般食鹽相比,成人使用低鈉鹽後,上壓和下壓分別平均下降4.76毫米水銀柱(mmHg)及2.43毫米水銀柱(mmHg),明顯有效降低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基於此結果,世衞在有條件下建議以含鉀的低鈉鹽代替自主添加的普通食鹽。此建議適用於一般健康成人,但不包括孕婦或兒童。而腎功能受損或鉀排泄能力較差的人士,因需要注意鉀攝入量,所以同樣不適用。
不可忘記膳食中的醬料及加工食物等其他鈉來源,使用低鈉鹽只是減少鈉攝入量策略的其中一環。同樣重要的是需要配合整體生活方式改變,包括多選用新鮮食材,並選用薑、葱、蒜、香草、辣椒、檸檬汁等天然調味料。培養查閱食物營養標籤的習慣,挑選較低鈉含量的預先包裝食品,多管齊下,齊齊採取少鹽少鈉行動!
澳洲註冊營養師
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