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計·保險梯 |十號颱風 警察鋸樹|張偉良博士

9月24日早上,10號颶風信號(香港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筆者駕駛車輛作安全巡邏,發現落山段的馬路上塌樹,阻塞兩條行車線,完全癱瘓山上住客的出入。

筆者在0930 致電999向香港警察求助,在這極端天氣下警察在11點到達現場(90分鐘後),由於警車上沒有電鋸,兩位警員只有徒步往管理處借一把手鋸,兩位警員進行人手鋸樹,用咗20分鐘聯同筆者合共四人,將樹用人手移走,整個行動在1130完成(報警後2小時行動結束),筆者高度讚賞兩位警員在10號風球下的付出,令到市民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

今次事件比較2018年颱風山竹,當年也出現同樣塌樹情況,還記得筆者打了30個999電話,整整等了48小時才有消防到場進行鋸樹及清理馬路,今次真是快很多,值得市民讚賞!

每次颱風的到來,香港特區政府有一系列的應變措施,保護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從今次事件看來特區政府已經掌握以往的經驗,用最短最快的時間令到市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筆者認為緊急應變小組的工作範圍:

1,消防處:全面戒備處理緊急事故,增派救援人員駐守高危地區(如低窪地帶、近岸區域),並預留快速應變隊伍。救援行動:即時回應塌樹、水浸、建築物損毀等求助,出動消防車、救生艇及高空救援裝備。協同與民安隊、醫療輔助隊及聖約翰救傷隊合作,疏散被困居民,確保傷者及時送院治理。

2,警務處:維持治安與交通疏導,加強車上巡邏,在安全地點守候,易發生山泥傾瀉或水浸的路段,設置臨時路障封閉危險區域。透過社交媒體、新聞公告發布即時路況及安全提示,協助市民避險,支援救援:調派警員協助疏散沿海或郊區居民,並維護撤離點秩序。

3,醫療衛生系統:確保緊急服務不中斷。

醫院應變:公立醫院急症室維持運作,預留床位應對颱風相關傷患;駐院團隊待命。救護車調配優先處理危急個案,並配合消防處執行聯合救援任務。衛生防護:風後快速啟動社區清理指引,防範傳染病爆發。

4,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渠務署:斜坡安全:颱風前後,巡查高風險斜坡,即時加固或封閉有塌方威脅的地段。留意排水系統:提前清理渠道淤塞,風暴期間監測水浸黑點,派員抽水及設置擋水板。

5,民政事務總署:開放臨時庇護中心,以及庇護站管理:全港開放逾多個臨時庇護中心,提供基本物資及醫療支援。社區聯絡:透過地區辦事處、區議員、關愛隊,聯絡一些易受災社群(如獨居長者、殘疾人士、無家人士)協助提前撤離到安全地方。

6,運輸署及路政署:恢復交通運力,留意紅綠燈的運作是否正常,道路清理:風力減弱後立即清理主要幹道塌樹及障礙物,優先恢復公共交通路線。協調公共交通與港鐵、巴士公司、小巴及運輸團體維持緊密溝通,在安全情況下分階段恢復服務。

7,香港天文台:精准預警機制:提前預報颱風路徑,分階段懸掛風球,讓公眾與部門有充足準備時間。即時更新:每小時提供風力、雨量及風暴潮數據,支援各部門決策。

8,勞工處:應該超前告訴僱主及僱員,如何在颱風期間預早進行溝通,確保在颱風前後的上班及服務得以保證。

後記:今次颱風的善後工作,很多保險客戶已經詢問一些關於家居保險賠償的問題,如果客戶需要索償,請立即致電相關的保險公司的賠償部,查詢賠償程序,並需要拍攝照片作紀錄,提供保單號碼,填寫索償表格,詢問有沒有墊底費,以及保險公司要求提供的資料,一切索償程序,以每間保險公司賠償部的要求為準!

( 免責聲明:以上資料部份轉載自公開網頁、報章報道、政府網頁,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專欄作者對當中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內容和時效性不作任何保證,亦不承擔任何因使用本專欄內資料而造成的損失以及任何法律責任。請各位讀者自行核實所有資訊,並在有需要時就具體情況尋求專業人士及法律意見。)

首創保險 爆料平台 電郵即覆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