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 – 從細心照料到全球合作 海洋公園致力繁殖靛冠噪鶥 | 逆瀕行動 - Mission R

10月4日是國際動物護理員日,鼓勵公眾認識他們的工作。海洋公園有超過150名護理員,每天照顧園內動物。即使「樺加沙」來襲,他們仍堅守崗位,為動物的安全把關。他們亦與各地協作,推動瀕危物種的保育及繁殖計劃,靛冠噪鶥就是其中一例。

靛冠噪鶥是中國獨有的雀鳥,源自江西婺源縣及雲南思茅縣,屬於極危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思茅的種群於19世紀末絕跡,而婺源種群的野外數量亦曾一度少於300隻。十多年來,海洋公園曾派員到江西了解牠們的習性,並已於園內繁殖超過50隻,今年5月再有一隻破殼而出,名為Danda。

靛冠噪鶥愛藏在樹冠裏,如何鼓勵牠們生育呢?原來護理員在繁殖季節設置人工巢籃,準備營養豐富的食物,同時把柔軟枝葉放在四周,鼓勵牠們築巢。若有雌鳥生蛋,護理員會盡量讓鳥爸鳥媽自行孵蛋育兒,他們觀察到其他成鳥亦會幫忙照顧,與這物種在野外的行為相符。由於幼鳥存活率不高,護理員會密切監察,在必要時接手照顧。

致力繁殖靛冠噪鶥,就可以為「全球物種管理計劃」出一分力。該計劃由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推動,目前涵括9個物種,如靛冠噪鶥、非洲象等,期望通過全球合作,管理各地動物園内族群的數量與遺傳多樣性,配合原生地的保育計劃,推動全方位保育。因此不同動物園的靛冠噪鶥可能在各地都有遠親。海洋公園就有兩隻雄鳥來自英國動物園,其中一隻就是Danda的父親,Danda可説是兩地護理員的心血結晶。

大家遊覽海洋公園時,不妨留意護理員如何照顧不同類型的雀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