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了解即期年金

根據聯合國數據指出,香港位列全球最長壽地區第二名(註1)。雖然一般人都希望活得長久又健康,但香港生活成本年年上升,最擔心是老了「有命冇錢享」。另外亦有調查發現,有八成港人退休主要靠強積金及儲蓄(註2)。其實除了以上儲蓄方案外,大家可能都聽過年金,甚至近年多了人討論以即期年金作為退休理財工具,為不少準備退休、尋求穩定收入的人士提供了多一項選擇。

即期年金自製「長糧」

首先,即期年金是當客戶一次過繳交保費後,即可在下個月開始領取保證固定金額,而且終身派發。退休人士如擁有充裕的流動資產,或年屆60歲以上已退休人士可以提取強積金,可考慮即期年金計劃,將一筆過資金轉化為穩定保證的現金流去自製「長糧」。舉個例子,每月保證約有八千多元作為生活費用及終身派發,以支援日常生活開支或支付醫療費用。

我聽過有些人有意購買年金的人會擔心萬一不幸早逝,累計領取的年金未能「回本」怎麼辦?其實無需太擔心。若受保人身故時累計已領取年金未達已繳保費,其受益人可一筆過提取剩餘部份,或者安排受益人繼續每月領取餘下的年金款項直至派發完結。舉例說,如客戶投保一份保費200萬元的即期年金計劃,但僅分派20萬元後便不幸離世,餘下的180萬元加上額外身故賠償(如有),保險公司會退還給指定保單受益人。同時,保單持有人可自由轉換指定家屬作為受益人,及兼顧退休支出與遺產規劃需要,靈活應對客戶的不同需要。

儲蓄及年金產品靈活配搭 安枕無憂

當然,每個金融產品都有相關風險與限制,例如即期年金計劃需一次性投入大額資金,難以滿足客戶想靈活提取保單價值的需要。但年金產品以提供保證固定而且終身派發金額為目標,可想而知回報未必可以跟股票等進取型投資的潛在回報相比;再者年金金額一般固定,讀者要留意將來通脹或會削弱未來的購買力。

世上沒有一款金融產品的功能完全迎合客戶的所有需求,我認為產品應該靈活互相搭配,方能獲得最佳效果。倘若客戶仍想獲得額外的流動資金或較高的潛在回報,可考慮加配一份有紅利成分的儲蓄保險;甚至現時市面上已經有一些即期年金產品設有附加儲蓄功能,只需投入一筆過保費,就可以獲得潛在的長期儲蓄收益,增加流動資金對抗未來通脹或將來用作遺產規劃。

總結而言,風險亦較低,尤其適合追求安穩終身「長糧」,希望將資產轉化為退休現金流的人士。不過,投保前建議先深入了解產品條款及自己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再配合其他適合自己的退休理財工具及財產安排,共同為退休生活增添保障和彈性。

註:

1.https://udn.com/news/story/6812/8946728

2.https://www.businesstimes.com.hk/articles/133670/%E9%80%80%E4%BC%91%E9%87%91%E8%A8%88%E7%AE%97-%E9%80%80%E4%BC%91%E9%87%91-%E5%BC%B7%E7%A9%8D%E9%87%91-%E5%84%B2%E8%93%84-%E9%80%80%E4%BC%91%E7%94%9F%E6%B4%BB-%E9%80%80%E4%BC%91%E8%A6%8F%E5%8A%83%E9%99%B7%E9%98%B1/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