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質酸注射致盲危機:如何辨別血管栓塞的早期徵兆?|麥凱婷醫生

人體的血管是一張極為複雜的大網,一旦堵塞,可以引發嚴重後果。一般人以為血管主要血管只位於手腕、頸部、大腿等,但其實臉上也有豐富的血管,尤其是鼻子及臉頰的三角區、法令紋等美容針常施針的部位,血管密集而且與眼動脈相通,一旦錯誤注射透明質酸針入血管,栓塞致盲非常高。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報章不時報導有人在外地接受美容治療後出現嚴重後遺症如失明的報導。

作為醫生,我必須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而「早期識別」是挽救的關鍵!

血管栓塞的4大早期警訊

若注射後出現以下症狀,立即停止治療並採取急救措施:

.劇烈疼痛

不同於一般注射後的輕微脹痛,血管栓塞的疼痛是突然、尖銳且持續的,甚至在麻醉後仍無法緩解。

.皮膚變白/發紫(Blanching)

栓塞區域的皮膚會迅速變蒼白,隨後可能轉為青紫色(缺血性變化)。

.視力模糊或喪失

若填充劑逆流至眼動脈,可能出現視野缺損、視力模糊,甚至突然失明(通常發生在注射後數分鐘內)。

.皮疹或網狀紅斑

皮膚表面可能出現網狀紅斑(livedo reticularis),這是血管阻塞的典型表現。

以下是可以引發血管栓塞高風險區域,治療時需要格外小心:

.眉心(Glabella)

.鼻樑/鼻尖

.額頭(滑車上動脈區域)

.法令紋(面動脈分支)

.淚溝(角動脈)

眼動脈血管栓塞是極嚴重的併發症,眼晴會因為缺血失明。一旦懷疑出現血管栓塞,如果在注射中,應立即停止注射,並保留未用完的填充劑以便確認注射的物料及批次。

如果已離開診所,應盡快到醫院求醫,過程中可熱敷、按摩,以改善眼部血流。記住,眼動脈血管栓塞的治療是分秒必爭,盡快求醫是關鍵。

一般而言,現時的醫學美容針劑安全性是很高的,尤其是已獲美國FDA認可的針劑安全水平更是廣受認可。出問題往往是施針者的技術問題,他們沒有受過嚴格的醫學訓練,對皮膚及血管結構沒有認識,因此這類入侵性的療程只可由註冊醫生進行,不應由美容顧問、技師、護士等非專業人士施針。作為消費者,請務必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