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醫什麼病(五):經痛|施卿卿博士

昨天小女和我聊天時談及她的幾個好朋友都有經痛的問題,她們經常會服用止痛藥來救急,還有比較嚴重的是服了止痛藥仍然不能有效止痛無法正常上堂。以前我曾經寫過幾篇文章介紹中醫治療經痛的優勢,現在覺得很有必要再科普一下經痛的防治常識。

在香港女性經痛相當常見,有的女性可能整個女性朋友圈的人都有經痛問題,以至於有不少女性誤以為經痛乃是經期的正常現象。據2018年一項調查發現,香港中學女生痛經比率高達65.5%,但其中僅有不足一成的女生會正式求醫。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健康女性經期最多只會出現腹部的輕微不適而不至於出現疼痛。經痛是一種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以月經期或經期前後出現腹痛最為常見,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腰痛、肛門疼痛等。經痛不止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社交,還可能是一些器質性疾病例如朱古力瘤、子宮腺肌症的相關症狀,因此一旦出現經痛的問題就必須給予重視并進行相關檢查與治療。

想要有效防治經痛,就要先了解經痛發生的機理。在西醫來看,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前者是指子宮、卵巢等器官無明顯病變者而出現腹痛,而後者通常是繼發於子宮、卵巢等器官的病變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等。青少年女性以原發性痛經居多,而年齡稍大一些的女性則有相當一部分為繼發性痛經。在中醫來看,經痛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濕熱、氣血虛弱等幾種類型。根據我臨床所見,經痛以寒凝胞宮(子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宮寒」這一類最為多見,同時可能還兼有濕邪或氣滯等其他因素。因此,我們今天主要談談寒凝胞宮所致的經痛。這一類型的經痛一般表現為經前一兩天或經期第一二天小腹疼痛,有的還伴有腹部涼感,通常經過熱敷腹痛可以減輕,月經顏色黯紅或正常,經血常夾有血塊,平時經常手腳冰冷,面色青白。

那麼宮寒是如何產生的?

在香港來說有兩個常見的不良生活方式導致宮寒十分常見。一是肌表受寒邪侵襲。由於與月經直接相關的兩條經絡肝經和腎經均是由足部沿著下肢上行經過腹部,因此女性在氣溫較低的環境中裸露小腿很容易導致肝經和腎經受寒並進一步影響胞宮。在香港,很多女性一年四季都穿裙子,而中小學女生的校服更是一年四季都是裙子,只有在有體育課的那天才能換成運動服,並且有很多學校規定冬季只有在氣溫低於攝氏14度時才可改穿褲子,完全未考慮到女生經期的特殊生理狀態。即使是在氣溫較高的夏天,由於學校與工作場所的冷氣溫度通常也調得很低,因此女性穿裙子同樣容易被寒邪侵襲。還有一些年輕女性夏天喜歡穿露臍裝,那就更容易導致腹部和腰部直接受寒了。

另外一個常見原因就是香港人嗜好冷飲和生冷瓜果,由於經期前後這段時間人體氣血衰弱,這時如果再喝冷飲或吃水果、魚生、沙律等生冷食物,盆腔就很容易受到食物的影響而出現寒邪停留,引起血脈凝澀血行瘀滯而出現腹痛。如果停留在盆腔的寒邪没有及時袪除,它就會長期停留於胞宮引起經痛反覆發作。

預防和治療

了解宮寒的成因後,我們就可以採取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首先女性必須留意經期保暖,尤甚是在冬天或夏天冷氣較凍的場所,以穿長褲最佳,避免穿露臍裝,如果不得已穿裙裝,則再加穿絲袜為宜,這樣就可以保護肝經、腎經等免受寒邪侵襲。同時也希望將來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可以改變女生一年四季穿校裙的規定。其次是從經期前三天到經期結束這段時間都必須戒冷飲、水果、魚生、沙律等生冷食物,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寒邪內生。

對於已經出現經痛的女性,疼痛程度較輕者可以在腹部貼上暖貼,可以喝黑糖薑母茶(五片生薑煲水加適量黑糖或直接買成品),也可以用艾葉10克或益母草30克煮雞蛋,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然後去藥渣吃蛋飲湯,每天1次,连服3至5天;還可以艾灸腹部、腰部和下肢的三陰交穴、血海穴,這些都有一定舒緩經痛的效果。而對於經痛較劇烈的女性,則建采用向中醫求診。中醫治療方法包括中藥和針灸,一般建議在經期前三天開始服用中藥,對於宮寒經痛患者我常用的藥方是以溫經湯加減,同時也可以采取針灸治療,一般三個月經周經為一療程。我在臨床上接診過不少經痛的患者,原發性經痛患者一般經過三個月經周期的調理經痛都能够得到有效緩解,如果患者注意保暖及飲食,則經痛問題較少復發,對於繼發性經痛患者治療周期則相對長一些。但從臨床觀察來看,中藥針灸比服用止痛藥的遠期療效更好且副作用更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