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荷蘭小鎮萊頓|我的風濕科生涯從炸燒賣開始
從海牙 (Dan Haag) 乘十分鐘的火車,便會來到萊頓 (Leiden)。跟荷蘭其他城市不一樣,萊頓是一個不起眼的大學城鎮;我對脊椎關節炎的研究興趣和生涯,便是從這裡開始。
自火車站開始走,不難發覺整個城鎮都被運河縱橫交纏著。萊頓人會很自豪的告訴你,當年荷蘭人是怎樣用運河打敗了戰無不勝的西班牙軍隊。沿著河邊盡是遍遍的民房,最年輕的也有上百年歷史,街道是用古舊的紅磚鋪砌着。城的前後端是兩座古舊的風車,中央有一座古羅馬築起的小堡。沿着運河旁邊都點燃了汽油燈。城內沒有公車連接,自行車是最常用的代步工具。
萊頓大學醫院位於火車站旁邊,兩邊走廊掛滿畫像,感覺就好像走進一所藝術館。醫院的風濕科部門設於五樓,高級和低級的都在同一辦公室。萊頓大學的風濕科頗負盛名,很多頂尖的研究報告都是從這兒出來。而我的同事都來自五湖四海,除了荷蘭以外,還有德國的、比利時的、英國的、美國的、意大利的和泰國的,更有一位是第二代的香港移民,跟我碰上便會不停的說著廣東話。
記得我剛來的時候,他們會嚷著帶我吃最地道的中國菜,後來才發現,他們口中最傳統的竟是我在香港甚少機會吃到的炸燒賣,放在眼裏倒有點兒哭笑不得,便教他們到我家弄火鍋吃,食材都可在海牙的那三條唐人街買齊。在冰天雪地下燒著一盤火爐,荷蘭的同事們覺得熱閙有趣,每星期都嚷著要來我家吃相同的。我取笑他們怎麼內裏都是中國人,最後更索性把爐具都給了他們。聽說大家在我離開以後還繼續了這種聚會好一陣子。
幾年後回到荷蘭會議,跟以前的一兩位同事碰上,發現那辦公室坐在一起的早已各散東西。部門中最有潛質的風濕科醫生,在贏得歐洲風濕學會的最佳研究員後便退了下來。聽說她丈夫中了風,年紀只有三十多歲。我問他們是不是我們免疫系統的毛病,他們說沒有。我的同事們都是專家,有免疫系統病的話大概也不會找不出來。我有點兒感嘆,他們又帶我往醫院走了一趟,才發現以前通往醫院的道路上已興建了一座新酒店。以為是一片靜止的萊頓,原來千年不變的熟悉最後也竟靜悄悄的變得陌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