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 有肉味的叉燒才贏 | 好味大過天

  近年拋頭露面太多,經常在街頭被人認出,打個招呼無乜所謂,但拍攝食物及餐膳比試卻殊不方便,因為認得而有非一般待遇,會造成不公。現在多請導演出馬買外賣,然後我在店家咫尺之遙找個地方即刻試味。爭取第一時間試味,為避免食物焗得太耐,影響烹調效果和味道。

  這天年輕導演買了叉燒(見圖),非常驚訝的說:「例牌要200幾蚊,好貴!」評選名單是年輕團隊選出來由我試味,原來他們事先不理價錢,真的食飯不知米貴!這是銅鑼灣西苑呀,大哥!他在黃大仙鳳凰新邨街坊店「鳳凰燒臘」買的一份,只需65元,還比西苑「大哥叉燒」的尾數平3元,難怪大驚小怪。同一日還比試了新蒲崗「有團火」和葵涌「源興燒味」,兩家的價位在80多元90多元。

  一年前已比試過柴灣「新桂香」、北角「人人和平」、太子「齒留香」和「忠哥」,但團隊認為叉燒始終是香港人最喜歡的食物。這不僅是幾代人不知不覺的共同觀念,移居外地的港人也忘不了叉燒香,上網甚至上堂學做叉燒──叉燒已是香港人的Comfort Food,其實比雲吞麵、魚蛋粉和蛋撻,更牽動香港情懷。

  一件叉燒用梅頭肉或腩肉,肥與瘦,或半肥瘦,口感已大不同;夠不夠燶,抑或肉頭有冇燒成焦炭,都影響香味;調味、甜度、酒香,都會左右惹味程度。聰明的師傅,還會讓叉燒保存輕微熱度,叉燒吃起來會更香軟。

  不過,肉的部位、燶度、調味等,都只是叉燒是否好吃的外在因素,歸根到底別忘了最基本的肉味。吃了叉燒多年,也認真比試過多家店子,豬肉的鮮度對叉燒是否好吃很重要,雪藏肉神仙難救!這是一分錢一分貨的簡單道理,有肉味就贏。

梁家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