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把打工生涯活成詩 | 無名指
和朋友聊天,她說我某些事情能持之以恆很難得,我隨口回了一句「不用堅持,只需熱愛。」後來我想,這句話好像是從甚麼地方聽來的,直到某天看到書架上胡安焉的書,才記起他在訪談中說過類似的話。
胡安焉近兩年成為全職作家之前,從事過各種工作,擺過地攤,開過網店,做過保安、便利店員、夜班揀貨工等,20年換了19份工,他憑真實經歷寫成《我在北京送快遞》一書,廣受好評,才辭掉工作專心寫作。
關於胡安焉,要先從他這個筆名說起,3個字都在表達疑問,譬如「胡不歸」、「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焉知非福」,加起來亦可解作「為何能安樂呢?」對啊,人生充滿困惑,又如何過得安穩?他書裏寫的,就是平凡人的苦難,不用波瀾壯闊,卻都有血有肉。
生於「改革開放元年」,胡安焉是他那一輩極少數的「工人階級作家」。寫作是愛好,打工只是謀生,每日營營役役僅為了生存,他心有不甘,不想成為大機械裏一顆螺絲,想證明自己的價值,追求自由。
他在書中寫道:「因為嚮往自由,人們才會有不同的追求,而不必總在狹窄的獨木橋上,互相傾軋。就如基因對環境的適應力,建立在其多樣性之上一樣,社會整體的幸福感,則建立在人們的精神多樣性之上。」他就是能用最簡單的文字,道出生活中的細膩。「(美學家)萊辛說,追求真理比佔有真理可貴,自由的情況也一樣⋯⋯它就像理想和信念,是我們生命的支點,而不是內容。」
拒絕麻木,熱愛生命,胡安焉把打工生涯活成了詩。(IG︰tamkeiho)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