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責 - 綵燈文化 月餅占卜 | 李丞責博士玄學信箱

收到不少讀者來信送上中秋祝福,在此感謝大家,並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人月兩團圓。今天也特別和大家分享一下中秋綵燈文化和月餅占卜。
中秋佳節除了賞月、品嘗月餅,大家還記得兒時提着燈籠四處遊玩的樂趣嗎?近年來,玩燈籠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但其實中秋綵燈背後藏着不少有趣的文化故事。
「綵燈製作技藝」和一些地方燈會在中國早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亦把「花燈紮作技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歷史源遠流長。古時的綵燈不僅是節慶裝飾,更蘊含豐富的象徵。花燈寓意光明與希望,「燈」與「丁」諧音,因此被賦予添丁祈福之意,令家庭多添成員更為圓滿。中秋賞月之夜,掛上綵燈,等於「地上燈火呼應天上明月」。除了這些象徵意義外,古代官員還會在燈上繪製圖案、題寫詩文,以含蓄方式進諫。皇帝賞燈時,便能領會其中深意,既保全顏面,又達到溝通目的。時至今日,各式各樣的花燈依然是中秋的重要元素,從傳統兔仔燈、楊桃燈,到現代卡通造型燈籠,都是人們喜愛的造型,承載着歡樂和祝福。
除了玩燈籠,大家今年吃月餅時,不妨試試這個有趣的「月餅占卜」。在能見到月亮的地方,準備一個雙黃月餅,誠心許下願望,然後用刀一刀切下。若切面「連中兩元」,看到兩個完整的蛋黃,代表所求之事非常順利;若只見一個蛋黃,另一個隱沒不見,則成功率參半;若完全看不到蛋黃,就意味着事情未必可成,需要耐心守候。正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靈不靈驗,宗教或玄學的力量只佔一半,另一半來自自身的信念。心誠則靈,信念越強,願望實現的動力也越大。如需觀看月餅占卜影片詳解,可在抖音搜索「李丞責」。
著名玄學家李丞責博士逢星期一為讀者解答風水玄學問題;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標題請註明「頭條日報專欄讀者發問」,李丞責博士會抽籤回覆。
李丞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