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 - 夏日疲勞症 | 輕鬆養生

上星期打風前,觀塘區的氣溫上升至38度正正可以用「炎夏」去體會,太陽伯伯發威,萬物被照得白亮,走在街上,你我的頭頂熱辣,身上汗水蒸騰使人也煩躁不安,眉頭不禁皺起足以夾着飛過的蚊子!有聽說過「夏日疲勞症候群」嗎?是夏季的時候,人體不適和疲憊感的獨有名詞,如暴燥易怒、食慾下降、昏沉欲睡等現象。它跟「星期一憂鬱症(Monday Blue)」一樣,都是因着外界環境而反映出來的身心狀況。就在這10多天,小董便診察出超過50人患上這夏日疲勞症!
夏天溫度上升,身體在這麼高熱的環境下,皮膚和四肢的血管都會擴張,當血液流往這些地方增加的同時,大腦和內臟的血液循環會相對減少,於是便造成身體的疲累和腦部的困頓感。「暑熱」會耗傷元氣,氣耗則傷陰,故高溫會耗氣,傷陰則會脫水便會使身體產生不適感,所以在炎熱夏天的中午過後,很容易感到體力不支和睏攰。再者,人體在這麼熱的環境下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水分也會很快流失,心臟的負擔重了,溫度越高,心跳越快,就像無時無刻都在小跑步中(故此,就算在走平路的時候,也會出現氣促、氣喘甚至胸悶不舒的情況,有拉牛上樹的感覺!)若再加上睡眠不足,會形成肝火和心火一併上揚,因此心情很容易「燥底」。小董在澳洲生活時,夏天喜歡到沙灘滑浪,澳洲人喜愛杯中物,不分晝夜都摸着酒杯底做人,烈日加酒精的化學作用下,經常見到臉紅紅的醉酒佬打架,反之,冬天則甚少碰見那情景,說明中醫學理論的心肝火起還是挺有依據的。
給你們夏日解疲中醫良方:消暑、祛濕、補氣、滋陰。冬瓜皮50克、生曬參鬚8克、雪梨乾35克、椰片9克、麥冬25克、百合20克、石斛8克、阿膠珠兩粒,南棗4粒,6碗半水同煲45分鐘。每星期1-2次。
學貫中西的大愛中醫師博士
小董
最Hit
再就業津貼|40歲或以上最高可獲$20,000!全職/兼職申請教學/時間表
2025-09-08 16:56 HKT
稻香集團中秋月餅系列 傳統與創新兼備 細味三姐匠心之作
2025-09-09 08: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