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上世紀的效率 | 慢活時代

  內地和日本等地的公路及隧道早已實施不停車收費系統多年,香港去年引進了「易通行」,總算趕上了這科技的尾班車。但可惜這個系統的操作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經驗。

  我去年10月換了新車而沿用舊車牌,我被車行經紀誤導,以為未領到新的電子貼之前,我過隧道時「易通行」的系統仍可憑車牌識別來記錄我的通行,照常在我的戶口扣數。但原來這是不行的,結果我被罰千多二千元。我之後提出上訴,幸而「易通行」信納我只是被誤導而非存心逃避繳費,同意退回我的罰款,這點我十分欣賞。但我足足等了8個月才收到通知,但通知的形式竟是11份信件!每份內附一張表格,對應我一共有11次沒繳費,要提供的資料十分詳盡,包括個人資料及接收退款的帳戶資料,光是填寫這11份一式一樣的表格已花了一個鐘。

  其實「易通行」有我付款戶口的資料,因為每次通行都在我的應用程式上有紀錄,一直沒有問題,那為何不把我交了的罰款全數退回這個帳戶?即使因為甚麼技術困難而不能把錢存入我的帳戶,他們應該知道這10多次罰款都是由同一輛車主繳交,何不只要求他填1份表格而不是11份?所以有人說香港表面上似乎很先進,但公營部門的辦事效率仍然有待改善。

前資深公務員
現任時事評論員
音樂人
楊立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