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门 - 上世纪的效率 | 慢活时代

  内地和日本等地的公路及隧道早已实施不停车收费系统多年,香港去年引进了「易通行」,总算赶上了这科技的尾班车。但可惜这个系统的操作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经验。

  我去年10月换了新车而沿用旧车牌,我被车行经纪误导,以为未领到新的电子贴之前,我过隧道时「易通行」的系统仍可凭车牌识别来记录我的通行,照常在我的户口扣数。但原来这是不行的,结果我被罚千多二千元。我之后提出上诉,幸而「易通行」信纳我只是被误导而非存心逃避缴费,同意退回我的罚款,这点我十分欣赏。但我足足等了8个月才收到通知,但通知的形式竟是11份信件!每份内附一张表格,对应我一共有11次没缴费,要提供的资料十分详尽,包括个人资料及接收退款的帐户资料,光是填写这11份一式一样的表格已花了一个钟。

  其实「易通行」有我付款户口的资料,因为每次通行都在我的应用程式上有纪录,一直没有问题,那为何不把我交了的罚款全数退回这个帐户?即使因为甚么技术困难而不能把钱存入我的帐户,他们应该知道这10多次罚款都是由同一辆车主缴交,何不只要求他填1份表格而不是11份?所以有人说香港表面上似乎很先进,但公营部门的办事效率仍然有待改善。

前资深公务员
现任时事评论员
音乐人
杨立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