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多彩馬戲 | 慢活時代

難得有馬戲團來港,上星期去看了太陽馬戲團在港的最後一場Kooza。這個來自加拿大的馬戲團應算是行業中的天花板了,節目的每個環節都是精心設計,無論舞台設計、服裝和技術裝置都不惜工本,令人目不暇給。總的來說是物有所值,但驚喜則欠奉了。雜技是馬戲的基本元素,我多年沒看馬戲,期望看到難度的提升和突破。這場表演的各個項目難度分算是高,卻不是最高,包裝華麗新穎但技術上的「套路」跟幾十年前分別不大。高空表演只有走鋼線、翻轉板、死亡之輪等幾項,驚險度不算高,連空中飛人也沒有。最可觀的反而是幾位表演柔術的東方姑娘,能把身體扭出不可能的姿勢,查看之下原來是蒙古人。
這就令我想起,為何沒有中國馬戲班來香港演出?我國雜技藝術源遠流長,難度超高,在國際享負盛名,政府也時有邀請國內的雜技團來港表演。我只10多年前在廣州看過長隆馬戲,娛樂性不比Kooza差,但節目只有45分鐘,不夠過癮。Kooza這次在中環海濱的表演場地十分理想,可惜不是永久用地,希望有關當局可以另闢一處可以較長期使用的表演場地,吸引國內和海外的大型表演來港。太陽馬戲團搭建的帳篷目測有近2000座位,數十場演出的票房收益應該有利可圖。聽說國內還有不少出色的馬戲團,若能在北都或機場附近劃出土地作此用途,應該不愁沒有客源。
前資深公務員
現任時事評論員
音樂人
楊立門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