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國家元首》反思北約的存在價值 | 嘉洛的光影世界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立於1949年,是歐洲、北美洲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成員國由早期十多國,發展至今天32國,亦是擁有最多核武、常規部隊的西方軍事同盟。其軍事開支佔全球國防開支70%。據《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規定,一旦確認其任何成員受到攻擊,被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反應。這第5條規定被視為早年應蘇聯為首的東歐華沙公約而設,抗衡鐵幕主義西進。北約成立後40年,蘇聯及東歐鐵幕瓦解,不少東歐國家其後加入北約成員國,北約的存在價值已跟當年成立初期有異。近年法國總統馬克龍曾指「北約正在腦死」;成員國常批評美國利用北約攫取利益,特朗普首任任期指「美國花了太多錢保護歐洲盟友」,要求北約成員提高開支等,被指是美國在「勒索」北約的新常態,成員國之間不咬弦可見一班。
《國家元首》正是在這國際關係下出現的動作喜劇電影。伊卓斯艾巴演的英國首相,跟莊先拿演的美國總統同坐空軍一號被襲失縱,美國副總統繼位後,連串對北約相關醜聞曝光,北約領導人要進行一次去留投票,好決定北約未來命運。最後英美兩大元首經歷百劫後出現,解救了北約解體危機。艾巴跟先拿繼續前作《自殺特攻》互動組合模式,從一開始互相爭吵,不斷自尊心衝突,最後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更大威脅。尾段奪權女副總統有關放棄北約的演講,就像特朗普一樣,總結了美國今天自私自利、對多年相互支持夥伴關係的新看法。電影喜劇元素尖銳,早段英國首相私下批評美國怎可能有這麼愚蠢的動作演員出身的總統,可是當你眼見美國現實由一個徹頭徹尾的傻瓜掌權,這就更令作為觀眾的我們開懷不已。
影片反思了北約存在價值。北約曾在聯合國要求下打擊地區海盜問題,並先後介入巴爾幹半島、阿富汗及利比亞等地的軍事行動,近年亦東進至在日本東京設辦事處,俄烏戰事亦扯上北約,顯示在新國際形勢下,北約組織作用及成員國之間關係也在變,只是希望變得更配合環球局勢發展。《國家元首》片名也讓人混淆,美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英國首相不是,他只是政府首腦,並效忠國王,但大家不會相位信英王會跟美國總統出生入死吧!
媒體人,筆耕影評多年,每天觀影數小時,只為想看到最好的……
嘉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