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不是童話的哥本哈根故事 | 任意行

  丹麥的安徒生童話在全球家傳戶曉,而在丹麥與安徒生齊名的作家Tove Ditlevsen(托芙)於1976年離世後,她在海外仍是寂寂無名。直到2019年,她的自傳《哥本哈根三部曲》英譯本問世,才在國際文壇被「重新發現」,該書更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好書。

  她出身於哥本哈根的貧民區,早慧而敏感。14歲被迫輟學後輾轉做過女傭、打字員等基層工作。面對母親「婚姻才是歸宿」的嘮叨,創作詩歌是她唯一的救贖。18歲時嫁給53歲出版社編輯,以青春換取首本詩集出版。

  三部曲終章《依賴》(Gift),書名在丹麥語中有「已婚」和「毒藥」雙重意思,直指婚姻是枷鎖。她患上產後憂鬱時,醫生丈夫親手為她注射嗎啡,不但令她成癮藉以控制她,也一度奪走她的寫作能力。

  托芙的筆鋒尖銳,完全不留情面,在三部曲將自己與周遭的情與事袒露無遺,令親友難堪,卻真實記錄了二十世紀丹麥工人階級女性的掙扎。她59歲自殺身亡,未能親見自己躋身世紀經典之列。但她擺脫「女人無法成為詩人」的詛咒,出版了29本著作,部分被選為丹麥學校的必修讀物,以她名字命名的學校矗立在她成長的地區Vesterbro。

  她在著作中曾說:「我的書終將存在,總有個孩子偷偷讀它,發現世界不懂的事」,預言竟然成真。

張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