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憶泰晤士河 | 任意行

路經港鐵青衣站,見一書店,沒有裝潢,書架一列排開,分類亂中有序,尋寶不難,見架上有很多亦舒,也有不少張小嫻,卻找不到黃碧雲。
金庸的小說有幾套,單看書名,聯想起浩瀚無邊的大漠,滔滔不絕的大江大河,紫禁城的家仇國恨⋯⋯直至瞄到《泰晤士河畔》,思緒由中國光速飄移到英倫,多年前的回憶湧上心頭。
好的,就要這一本。向一位中年女子付款20元,她笑着把書遞給旁邊的男童,「這是我的兒子,由他服務你」她說。「多謝,多謝⋯⋯先生!」看男童遲疑的反應,我為自己買下一本舊書,或尋回一份回憶而高興。少少消費,支持了弱勢社群。
拿着紙頁泛黃起斑的舊書,上了港鐵列車就翻閱起來,書中結集的文章,是作者年輕歲月旅居英國的所思所想,是一個香港人眼睛看英倫的寫景抒情,原文刊登在《明報》專欄版,當年我每天買報追看,欣賞陶傑最真摰文筆。
學者黃國彬評這本小書:「《泰晤士河畔》文字洗練,風格清新,集正氣、才學、見識於一身,可見專欄作品在出色作家的筆下,也會奪目生輝。」
再看每一篇小文章,文字裏詩意流淌,文風時而幽默,時而博古通今,在香港文壇獨樹一幟,其後多年出版的《黃金冒險號》,文筆辛辣,批判鋒芒,針砭時弊,從詩詞歌賦到政治批判,無一不展現其文字穿透力。陶傑被冠以「香港第一才子」之名,又是另一個文壇的故事。
張諾
最Hit
中年好聲音3決賽|第4季開始報名一常駐評審疑將退出? 當事人揭工作安排:暫未收到通知
2025-05-12 19:00 HKT
港人首搭新型19座小巴!往返九龍塘至東頭邨 車廂內部進化變成咁?網民:冇晒小巴感覺
2025-05-12 17:12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