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 先自在而後自由|好好過日子

「自由」和「自在」常常被聯在一起寫,變成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狀態。但是自由和自在還是有區別的。
自由要靠環境的給予,環境的給予常常要追求和爭取,比如從小希望父母給予自由,長大追求戀愛和婚姻自由,戀愛和婚姻本來就應該自由的,但因為父母,因為三姑六婆,這種自由受到了管制,就要爭取了。
再後來,言論自由、創作自由、學術自由,乃至思想自由,都在爭取之列了。思想本來應該可以自由的,但因為政治或宗教的戒條管制。久而久之入了腦,一旦自由,便會自我警惕,警告自己出圈了,便覺得連想想都犯罪了。這樣的人,都不配自由了。
前兩天有位朋友說起一個已故作家,說他是自由派作家。我說那位先生一生太好出名,總是希望做人生導師,希望大眾敬仰。這樣的人心中羈絆太多,縱使他一生鼓吹自由 ,但終歸是不得自由的。
跟「自由」相比,「自在」則是自悟,是自己幫自己。
佛家說「放下,自在。」便是自悟自修,少受外界影響,少人來瘋,自己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獨立思考,凡事盡量拿得起放得下,對身邊人事會得去蕪存菁,可做減法則做減法,懂得順其自然,感恩所得,自得其樂。
自在不像自由,不假外求,自給自足,明白多少,便自在多少。一個人只有自在了,真正得到自由,反之,即使環境再自由,人還是不自由的。
李純恩
自由要靠環境的給予,環境的給予常常要追求和爭取,比如從小希望父母給予自由,長大追求戀愛和婚姻自由,戀愛和婚姻本來就應該自由的,但因為父母,因為三姑六婆,這種自由受到了管制,就要爭取了。
再後來,言論自由、創作自由、學術自由,乃至思想自由,都在爭取之列了。思想本來應該可以自由的,但因為政治或宗教的戒條管制。久而久之入了腦,一旦自由,便會自我警惕,警告自己出圈了,便覺得連想想都犯罪了。這樣的人,都不配自由了。
前兩天有位朋友說起一個已故作家,說他是自由派作家。我說那位先生一生太好出名,總是希望做人生導師,希望大眾敬仰。這樣的人心中羈絆太多,縱使他一生鼓吹自由 ,但終歸是不得自由的。
跟「自由」相比,「自在」則是自悟,是自己幫自己。
佛家說「放下,自在。」便是自悟自修,少受外界影響,少人來瘋,自己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獨立思考,凡事盡量拿得起放得下,對身邊人事會得去蕪存菁,可做減法則做減法,懂得順其自然,感恩所得,自得其樂。
自在不像自由,不假外求,自給自足,明白多少,便自在多少。一個人只有自在了,真正得到自由,反之,即使環境再自由,人還是不自由的。
李純恩
最Hit
張智霖媽媽曹珍妮年輕索爆影片曝光 低胸吊帶女人味爆棚 工展小姐冠軍出身演藝世家
2025-05-08 20:30 HKT
中年好聲音3丨黃博開心接受賽果父母提早來港撐場 張與辰決賽前夕情忐忑 趙浚承視兒子為最大動力
2025-05-09 13: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