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Li - 「魔都」不需要銀包|上海C語

昔日上海,十里洋場,當地年輕人稱之為「魔都」,語氣一半幽怨一半嬌嗔。其實,「魔都」出自100年前日本作家村松梢風所著《租界見聞錄》,意指「不可思議的城市」。過去到上海出差,短暫停留,多遇雲霧雨雪,像面紗一樣把這座大都市襯得迷離朦朧,猶抱琵琶半遮面。如今,常駐此地,方知上海瞬息萬變之「魔」力。

去年10月初到履新,甫下飛機,驚覺上海全面「電子化」了,現金和信用卡已無用武之地,因為身上沒有內地證件、銀行卡和電話卡,就無法啟用「支付寶」這類app,港版微信也無法做人民幣支付。沒有這些「寶貝」,在「魔都」舉步維艱。作為「三無」人士,勞煩朋友揸車去隔離酒店相救,拜託「大白」幫忙截圖陰性證明,才得以順利入住公寓。

10月上海的街頭,秋風颯颯,青黃盡染的銀杏葉離枝而落,正如我彼時忐忑的心情。北上前,我挑選一個銀包作為好友的生日禮物。可見面時,我意識到這份禮物多麼不合時宜。在香港,銀包是出門必備,在「魔都」卻不需要,你只需要手機一掃,就可搭乘各種交通工具,電子名片,刷臉入門,支付成功。

來時,上海仍有疫情,經歷了隔離、核酸、躺平、「陽康」、通關,當時的無助感,現在回望,恍若隔世,猶似凜冽的冬日,一夜暖風掠過就成過去。3月初的上海,每天都能看到春天在來臨,這便是「魔都」的節奏吧。
Christine Li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