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穎瑜 - 醫者仁心:你應該知道的隔離營實況|知瑜之樂

朋友當中,在抗疫行列走得最前的,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女醫生。她於耳鼻喉外科工作,是部門內第一位舉手,主動要求調派到隔離營協助抗疫的人士。「前線醫療人手非常緊絀,需要更多支援。許多同事因為有家室,顧慮較多。我未有太多負擔,加上父母的鼓勵,於是自薦到竹篙灣當值。爸爸媽媽更再三囑咐我,要關注(隔離營)營友的身體狀況,並且照顧對方的感受,這樣才算是盡了做醫生的職責。」

社區隔離營設施的使用者,為輕症或無病徵的確診人士,工作團隊則包括醫生、護士;來自警隊、入境處、消防處、民安隊,以及保安局的人員。醫療隊伍的總部設於竹篙灣,由於負責的營地眾多,醫生平均要處理超過八百宗個案,主要透過電話診症,亦不時走訪不同的營地。有別於專科的崗位,駐隔離營的醫生經常要處理專科以外,營友多方面的醫療和生活需要,如治療手腳無力、痛風、跌傷等不同情況。

一個月的駐營生活,讓朋友對醫者的角色功能,另有一番體會。「營友的心理需要相當大,所以診症的一大重點,是紓緩情緒壓力。例如有媽媽和她四個月大的嬰兒確診,媽媽十分自責,一度萌生尋死的念頭。為免藥物對正在吃人奶的BB產生副作用,盡管病徵令她相當難受,也一直不願意吃藥。由於營內沒有正規藥房,團隊花了很多心思,終於在附近社區,覓得適合母乳媽媽使用的上呼吸道感染藥物。後來她的病徵紓緩了,更哭着向我們道謝。」

「另外,我們每天也需要從不同方面,解決營地生活所面對的困難。曾經有一位沒確診、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了照顧不良於行的高齡爺爺而入營。二人住在牀位較多,但廁所位置偏僻營地。每次爺爺如廁,孫兒要花上莫大工夫,險象環生。原來爺孫因為不希望增加工作人員的壓力,從未提出需要協助,幸好保安局的同事發現了這情況,立刻安排爺孫搬到廁所位置較方便的營地。」

「又有一次,醫療團隊需要趕到營地提供急救,因為有一位民安隊的同事,工作期間發高燒暈倒。原來,他即使累壞了,也未曾停下步伐。」

「營地實在缺乏醫療設施,不過,這反而讓工作團隊和營友之間變得更緊密;不論醫院院長、顧問醫生或是接聽愛心熱線的同事,在團隊中也平起平坐,共同解決問題。哪裏有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便盡力而為。這跟在醫院崗位上解決專業問題,截然不同,讓我從新思考醫者的角色、社區的需要,以至全人健康等問題。」

這位醫生朋友的名字是陳寶玲。不過,她姓甚名誰並非重點,因為她代表着醫者的典型,也代表了營地工作團隊的心聲:眾志成城,竭盡所能,團結抗疫。
黎穎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