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付+營商——加密貨幣融入生活

  香港人看加密貨幣,大多是一種投資工具,本地零售商戶少有提供相關支付服務;但是在美、加、澳、日、韓等國家,日常生活已可使用,甚至在便利店,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用加密貨幣付款。加密貨幣融入主流,相信是大勢所趨,香港在這方面相對落後,如何急起直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國金融產品及服務提供商FIS九月時向逾千名本港消費者進行調查,35%受訪者願意於未來五年內,使用加密貨幣或中央銀行數碼貨幣(CBDC)等數碼貨幣進行支付;接近23%受訪者計劃使用數碼貨幣購買部份商品和服務;12%相信數碼貨幣將會成為其主要支付方式。更有趣的是本港仍未發行CBDC,已有15%受訪者稱願意使用CBDC支付,比加密貨幣的8%高,成為港人首選的數碼貨幣類型;72%受訪者認為CBDC獲政府支持,相對安全;另有64%人預期該貨幣的幣值會較穩定。
  由此可見,港人對數碼貨幣抱開放態度,關鍵是安全性和幣值穩定性。目前在國際流通的加密貨幣大多屬私人性質,甚至沒有發行方支持,幣值暴升暴跌,加上相關騙案時有發生,令普羅大眾有陰影。由央行發行的數碼貨幣有政府做後盾,擁有傳統貨幣安全穩定的特性,同時兼具數碼貨幣可提供快速而低成本電子支付系統的好處,市民接受程度較高。
  要普及應用就先要形成風氣,筆者樂見金管局踏出了第一步,10月初發表了一份研究發行「央行數碼貨幣」作零售用途的白皮書,探討在港發行「數碼港元」(e-HKD)的可行性,如果真的能如當局所言在明年中提出初步想法,將會是一個重大突破。
勞俊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