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付+營商——數碼貨幣跨境支付

  金管局在早前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一口氣披露了多項推進金融科技發展的舉措,當中最矚目首推聯同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國央行機構及國際清算銀行創新樞紐(BISIH)轄下香港中心,公佈了建基於「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平台下15個潛在商業應用案例。
  mBridge是一個探討央行數碼貨幣於跨境支付應用的項目,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支持,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共同參與,共同研究央行數碼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和技術可行性。剛發表的15個用例涵蓋了國際貿易結算、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等潛在應用場景,但由於四個參與地區之間的貿易額相當龐大,國際貿易結算用例獲得優先考慮。
  傳統貿易融資有三個痛點:第一,貸款依賴大量紙張證明文件,處理文件費時;第二,紙本文件容易出現文書錯誤;第三,貸款資訊不透明,時有騙徒利用一張發票同時向多間銀行貸款進行欺詐。mBridge針對這些痛點及跨境支付高成本、過程緩慢、操作複雜等常見問題,挑選了跨越四地、11個不同行業的貿易結算交易作為樣本,涵蓋半導體、醫療器材、服裝等不同行業,於平台的國際貿易結算用例展開測試。由於初步反應正面,可望明年進入試行階段,目標是發展出能夠支援整個國際貿易結算流程的系統。
  隨着金融科技發展新挑戰不斷湧現,期望政府能多推出這些前瞻性的策略,有助香港在全球數碼科技化進程中保持領先的地位,令各階層人士都能享受金融科技帶來的好處。
勞俊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