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管俊「傑」——日日煮赴美上市啟示

  由香港著名煮食節目主持朱嘉盈創辦的食譜網站DayDayCook(日日煮),已與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Ace Global Business Acquisition Limited(ACE)簽署合併協議,並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近日財金界熱話。
  據悉ACE將於短期內展開路演,與美國私募投資公開股票(PIPE)投資者接洽,希望融資約3000萬至4000萬美元,若沒有股東贖回,合併後的新公司於成交時預估價值約為3.77億美元(約29億港元)。新公司將以「DDC」新股票代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原有管理團隊於交易完成後,將繼續經營合併後的新公司。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SPAC公司的ACE於上市至今僅三個月,便迅速找到合併對象,雙方可算是一拍即合,亦顯得日日煮上市心切。今次消息有點出乎市場意料,因坊間有流傳日日煮正與投行接洽,籌備在香港掛牌上市,如今卻放棄傳統上市之路,轉用美國SPAC「捷徑」上市。
  為何日日煮不選擇在香港上市呢?筆者估計與幾個因素有關,首先是日日煮過去幾年有否持續維持盈利,對其能否在港成功上市構成關鍵作用。港交所(388)早前宣佈將申請主板上市公司的三年累計股東應佔盈利最低要求,大幅提高60%至8000萬元,當中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盈利要求增至3500萬元,前兩個年度合計的盈利要求,則增至4500萬元。這次自1994年以來的首次修訂,牽動不少市場人士神經,因自從2019年社會事件及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雙重夾擊下,不少中小企還能生存已算萬幸,試問還有多少間能年賺3500萬?因此市場一直擔憂,未來能符合資格來港上市的公司,只能是具規模的內地或國際企業,港企則可能被「邊緣化」。
  其次,內地股市對港股影響力愈來愈大,有時候某個政策的頒布,或監管環境轉變,都會對中港股市帶來衝擊,因此這次DDC尋找美國PIPE投資者時,都計劃將路演重點放在亞洲美食網絡平台,而不是較為敏感的電商業務,以減低投資者對官方加強監管顧慮。
  至於為何要在美國採用SPAC方式上市?有分析認為,這或因受制中美關係緊張,若在美國採用傳統IPO模式集資掛牌,將遇到不少困難;但利用SPAC這個另類途徑,則能快速實現上市目的。因此筆者相信日日煮選擇「棄港取美」上市時,都有顧及到上述因素作出取捨。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