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閱旅途——世界最早木乃伊
上星期提及新出爐的世界遺產,當中我特別感興趣的一項,是智利「阿里卡和帕里納科塔新克羅文化聚落及木乃伊製作」。
位於智利絲帶狀國土最北端的阿里卡和帕里納科塔大區,陸地接壤秘魯和玻利維亞,西側是太平洋,據說在約九千年前已有人聚居。當時的人有部份定居在阿塔卡瑪沙漠西面的海岸,以捕魚維生,並且懂得利用貝殼和仙人掌等製成精巧的魚鈎及魚具,並編織籃子及大型漁網等作捕魚用具,而另一部份的人則住在內陸高地及沙漠周邊。
大約一百年前,德國考古學家首次在北部城市阿里卡的新克羅海灘發現超過七千年歷史的木乃伊,算起來比古埃及木乃伊還要早得多。由於其後在周邊陸續發現更多木乃伊,學者便將這一帶的古聚落文化稱為新克羅文化(Chinchorro)。
據說,這個文化聚落最初主要為已逝的嬰兒製作木乃伊,後來才有為離世的小孩及成年人製作,不同年代更會採用不同方式處理,當中最受學者注目的是黑木乃伊及紅木乃伊。
細看資料,新克羅文化以年代較早的黑木乃伊製作最為複雜,會先用特製工具分別移除內臟,然後將木、草等自然產物放進遺體作為支撐,重新縫合組裝,再把含有錳的黑色泥土蓋在身體和臉上,最後在黑泥面具上鑿出小孔標示五官才安葬。後來出現的紅木乃伊則相對簡單一點,主要用赭紅色的泥土包裹着木乃伊的臉和身,有的會用小孔標示五官位置,有的則不會,只用泥覆蓋整具遺體。我雖兩度前往智利北部阿塔卡瑪,但遺憾就對阿里卡過門不入。當地設有一家專門存放及展示新克羅文化木乃伊的博物館,以往並不為人留意,列入世遺後,相信會成為智利北部一個「復活」景點。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位於智利絲帶狀國土最北端的阿里卡和帕里納科塔大區,陸地接壤秘魯和玻利維亞,西側是太平洋,據說在約九千年前已有人聚居。當時的人有部份定居在阿塔卡瑪沙漠西面的海岸,以捕魚維生,並且懂得利用貝殼和仙人掌等製成精巧的魚鈎及魚具,並編織籃子及大型漁網等作捕魚用具,而另一部份的人則住在內陸高地及沙漠周邊。
大約一百年前,德國考古學家首次在北部城市阿里卡的新克羅海灘發現超過七千年歷史的木乃伊,算起來比古埃及木乃伊還要早得多。由於其後在周邊陸續發現更多木乃伊,學者便將這一帶的古聚落文化稱為新克羅文化(Chinchorro)。
據說,這個文化聚落最初主要為已逝的嬰兒製作木乃伊,後來才有為離世的小孩及成年人製作,不同年代更會採用不同方式處理,當中最受學者注目的是黑木乃伊及紅木乃伊。
細看資料,新克羅文化以年代較早的黑木乃伊製作最為複雜,會先用特製工具分別移除內臟,然後將木、草等自然產物放進遺體作為支撐,重新縫合組裝,再把含有錳的黑色泥土蓋在身體和臉上,最後在黑泥面具上鑿出小孔標示五官才安葬。後來出現的紅木乃伊則相對簡單一點,主要用赭紅色的泥土包裹着木乃伊的臉和身,有的會用小孔標示五官位置,有的則不會,只用泥覆蓋整具遺體。我雖兩度前往智利北部阿塔卡瑪,但遺憾就對阿里卡過門不入。當地設有一家專門存放及展示新克羅文化木乃伊的博物館,以往並不為人留意,列入世遺後,相信會成為智利北部一個「復活」景點。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