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阅旅途——世界最早木乃伊

  上星期提及新出炉的世界遗产,当中我特别感兴趣的一项,是智利「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新克罗文化聚落及木乃伊制作」。
  位于智利丝带状国土最北端的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大区,陆地接壤秘鲁和玻利维亚,西侧是太平洋,据说在约九千年前已有人聚居。当时的人有部份定居在阿塔卡玛沙漠西面的海岸,以捕鱼维生,并且懂得利用贝壳和仙人掌等制成精巧的鱼钩及鱼具,并编织篮子及大型渔网等作捕鱼用具,而另一部份的人则住在内陆高地及沙漠周边。
  大约一百年前,德国考古学家首次在北部城市阿里卡的新克罗海滩发现超过七千年历史的木乃伊,算起来比古埃及木乃伊还要早得多。由于其后在周边陆续发现更多木乃伊,学者便将这一带的古聚落文化称为新克罗文化(Chinchorro)。
  据说,这个文化聚落最初主要为已逝的婴儿制作木乃伊,后来才有为离世的小孩及成年人制作,不同年代更会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当中最受学者注目的是黑木乃伊及红木乃伊。
  细看资料,新克罗文化以年代较早的黑木乃伊制作最为复杂,会先用特制工具分别移除内脏,然后将木、草等自然产物放进遗体作为支撑,重新缝合组装,再把含有锰的黑色泥土盖在身体和脸上,最后在黑泥面具上凿出小孔标示五官才安葬。后来出现的红木乃伊则相对简单一点,主要用赭红色的泥土包裹着木乃伊的脸和身,有的会用小孔标示五官位置,有的则不会,只用泥覆盖整具遗体。我虽两度前往智利北部阿塔卡玛,但遗憾就对阿里卡过门不入。当地设有一家专门存放及展示新克罗文化木乃伊的博物馆,以往并不为人留意,列入世遗后,相信会成为智利北部一个「复活」景点。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