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管俊「傑」——《媽媽的神奇小子》

  由新一代「娛樂大亨」古天樂投資的《媽媽的神奇小子》,電影台前幕後不斷投入資源,希望為這部電影「鼓舞飛揚」,帶動票房表現!Prof J還未有時間抽空觀看,但適逢奧運期間,電影宣傳活動主動「被抽水」,認為電影的宣傳活動,有借助相關運動員的味道。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筆者是百份百及絕對支持香港電影的創作和投資!畢竟,香港的市場相比其他的市場細,但過去香港,擁有的很多獨特的「光輝歲月」,不論在音樂上、在電影上,這些絕對是世界對我們這個東方之珠娛樂事業高度鑑賞的核心價值。
  作為投資管治的召集人,投資顯而易見,就是希望投入資本,在合理時間下,犧牲短時間的消耗,賺取合適甚至是可觀回報。這當然要在平衡不同風險之下,無疑是一條相對簡單及容易掌控的方程式,但如果每一件事都是從投資角度來看,在現在環境充滿不景氣和不確定的時代,那麼很多事情根本是應該選擇不做。從風險管理角度,我們稱之為風險迴避,香港電影便是其中一個表表者。當然古天樂本身也有很多在商業投資角度上必勝的方程式,例如《掃毒3》、《尋秦記》、還有科幻片《明日戰記》等。
  不過從管治(Governance)角度分析,香港電影的持份者(Stakeholders)是天上的小明星,滿足持份者便是希望所有能夠參與這個行業的朋友,在當中得到「尊重和歸屬感」,令這個管治世界在平衡角度上更加精準。電影成功與否,我相信古天樂有初步概念,但他堅持投資不同類型的電影,不代表他以「暴發戶」心態打造新一代娛樂圈大亨,或許他只是希望透過管治的概念,為這個香港娛樂事業、在這個「混沌」的年代,給予更多有形與無形的幫助,為這個電影行業延續更多「無形的瑰寶」。
  當然除了他,還有我尊敬的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和我們一起成長的劉德華,還有娛樂界「周伯通」高健行等。他們都是為這個「混沌」的娛樂時代,打造重新上路的「香港隊長」。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