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心臟衰竭運動錦囊

  眾所周知,運動有益身心。然而,心臟衰竭時常導致氣喘和疲倦,患者不禁詢問,他們能運動嗎?
  事實上,心衰竭患者能夠運動,更應該運動。醫學界發現,運動對心衰竭有特別的好處,既可減低體內致使心臟纖維化的賀爾蒙,也可提高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幫助患者應付日常需要。
  當然,心衰竭患者運動時須比一般人謹慎。如患者病情嚴重,屬於第三或第四級,就須確保急性發作已過,並在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指導和監察下進行心臟復康,而病情較輕微,即第一或第二級心衰竭,則可跟從心臟科專科醫生的指引自行運動。
  運動種類方面,心衰竭患者宜做帶氧運動,例如步行、慢跑、健身操、踩單車等等。建議患者根據個別病情、體能和身體狀況作出選擇,舉例說,如患者體能尚可,但平衡力欠佳,可考慮坐着踩單車,減低跌倒的風險。
  運動期間,患者應留意徵狀和心跳,如察覺氣喘加劇,或心跳過快,切勿勉強繼續。心衰竭患者的心跳上限,應為最大心跳率(二百二十-年齡)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五。譬如六十歲的患者,其心跳不應超過每分鐘一百一十二至一百三十六下。
  除了運動,患者也應從飲食入手控制病情。不少年長患者味覺退化,追求重口味,不自覺鈉質超標,以至水腫惡化,甚至須入院治理。其實,低鈉飲食不等於無味,患者可多吃新鮮食材,或使用蒜、薑、蔥等天然調味。
  近年,心衰竭藥物有所改善,配合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相信可進一步減低患者的入院和死亡風險。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心臟科專科醫生 洪裕德醫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