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近來最關心的事,莫過於能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理論上,若患者病情穩定,無嚴重過敏史,均可接種。怎樣才算病情穩定?冠心病分為急性及慢性,兩者「病情穩定」定義有些許不同。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出現急性阻塞,心臟肌肉缺血缺氧,或隨時壞死。患者須緊急做「通波仔」或「搭橋」手術,打通阻塞血管,恢復心臟功能。因急性心肌梗塞屬病情較嚴重,手術後須監察較長時間,一般為三至六個月,才能判斷是否適合打針。若他們依從醫生指示妥善用藥、生活回復至手術前狀態,且沒有手術後併發症,如嚴重心臟衰竭、肺水腫、惡性心律不整或手術後仍有心絞痛症狀等,就可界定為病情穩定。
  至於慢性冠心病,患者大多因為心絞痛、胸悶等原因發現患病,隨後接受非緊急的「通波仔」手術,以減輕血管收窄、恢復心臟血液流通。由於他們並不至於急性病發,病情相對穩定,手術後毋須等候數個月,已可接種疫苗。
  不少港人生活忙碌,疏於管理健康,出現「三高」也不自知。三高未必有明顯徵狀,會悄悄地破壞心血管,增加接種疫苗風險。安全起見,沒有心臟病史的市民在打針前,應考慮檢查血糖、血壓、膽固醇等指標。如超標,或需進一步檢查及接受治療,聽取醫生意見後才打針,以策萬全。
  備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疑問,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心臟科專科醫生 黃曜東醫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