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护航——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近来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能否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理论上,若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过敏史,均可接种。怎样才算病情稳定?冠心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者「病情稳定」定义有些许不同。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缺血缺氧,或随时坏死。患者须紧急做「通波仔」或「搭桥」手术,打通阻塞血管,恢复心脏功能。因急性心肌梗塞属病情较严重,手术后须监察较长时间,一般为三至六个月,才能判断是否适合打针。若他们依从医生指示妥善用药、生活回复至手术前状态,且没有手术后并发症,如严重心脏衰竭、肺水肿、恶性心律不整或手术后仍有心绞痛症状等,就可界定为病情稳定。
  至于慢性冠心病,患者大多因为心绞痛、胸闷等原因发现患病,随后接受非紧急的「通波仔」手术,以减轻血管收窄、恢复心脏血液流通。由于他们并不至于急性病发,病情相对稳定,手术后毋须等候数个月,已可接种疫苗。
  不少港人生活忙碌,疏于管理健康,出现「三高」也不自知。三高未必有明显征状,会悄悄地破坏心血管,增加接种疫苗风险。安全起见,没有心脏病史的市民在打针前,应考虑检查血糖、血压、胆固醇等指标。如超标,或需进一步检查及接受治疗,听取医生意见后才打针,以策万全。
  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所有预防及治疗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风险。如有疑问,请向主诊医护人员查询。
  此栏目由英国阿斯利康药厂赞助
心脏科专科医生 黄曜东医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