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管俊「傑」——券商送禮搶客汰弱留強
政府新一批iBond(4246)上周四登場,首日掛牌收報103.2元,升3.2%,每手賺320元。抽中兩手的市民帳面賺640元,三手則帳面賺960元,可以「執餐茶飲」。未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認購階段,乘搭港鐵或巴士時,一些券商舖天蓋地作宣傳,更標榜開戶抽iBond送一股蘋果公司股票(上周五收報133.11美元,價值約1033.12港元),有些則揚言送出近1500元大禮,實行借iBond熱潮搶佔市佔率。至於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更傳已收購一間本地券商,易名為「恒星證券」,並已聘請多名高層,計劃於本港金融業務大展拳腳。
這些內地券商有「大水喉」照顧,加上經歷快速增長投資期後,已開始展現盈利能力,例如已在美國上市的富途控股(FUTU)早前公佈今年首季業績,季度收入按年激增3.5倍,至22.05億元;淨利潤更按年增長6.5倍,至11.6億元,擁有資產的客戶按年大增2.3倍,至78.9萬人;日均收益交易宗數更達90.2萬宗,比去年同期飆升321%。由此可見,這類以網絡交易為主的券商將攻佔到更多市場。
反過來看,本地證券業面臨大量中資券商加入市場,以接近「半賣半送」手法做生意,加上習慣於證券行落盤的傳統投資者減少,年輕人則習慣利用手機或電腦落盤,令傳統券商生存空間大大收窄。去年全港已有37間券商停業或結業,其中C組券商(排名65或以後)全年佔大市成交比例,只有約6%至7%。本已陷入寒冬的本地券商,更遇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股票印花稅上調三成至0.13%,增加投資成本,令他們將在乎買賣股票時的支出,因此愈來愈多人選擇標榜低佣金,甚至零開支兼「送大禮」的網上券商。難怪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直言感到失望,擔憂中小型券商結業潮重臨。
但即使持有「1、4、7、9號牌」的小型券商希望放盤,叫價亦一度跌至100萬元左右,比三、四年前的3000萬元大跌逾96%,卻仍然乏人問津。有本地證券行行政總裁更無奈表示,連牌照放盤價格,基本上等同「半賣半送」,但平衡到繼續支付員工薪金、租金及燈油火蠟開支考慮,部份同業只好自願交回牌照,比繼續經營長蝕下去更理想,堪稱證券界悲歌。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這些內地券商有「大水喉」照顧,加上經歷快速增長投資期後,已開始展現盈利能力,例如已在美國上市的富途控股(FUTU)早前公佈今年首季業績,季度收入按年激增3.5倍,至22.05億元;淨利潤更按年增長6.5倍,至11.6億元,擁有資產的客戶按年大增2.3倍,至78.9萬人;日均收益交易宗數更達90.2萬宗,比去年同期飆升321%。由此可見,這類以網絡交易為主的券商將攻佔到更多市場。
反過來看,本地證券業面臨大量中資券商加入市場,以接近「半賣半送」手法做生意,加上習慣於證券行落盤的傳統投資者減少,年輕人則習慣利用手機或電腦落盤,令傳統券商生存空間大大收窄。去年全港已有37間券商停業或結業,其中C組券商(排名65或以後)全年佔大市成交比例,只有約6%至7%。本已陷入寒冬的本地券商,更遇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股票印花稅上調三成至0.13%,增加投資成本,令他們將在乎買賣股票時的支出,因此愈來愈多人選擇標榜低佣金,甚至零開支兼「送大禮」的網上券商。難怪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直言感到失望,擔憂中小型券商結業潮重臨。
但即使持有「1、4、7、9號牌」的小型券商希望放盤,叫價亦一度跌至100萬元左右,比三、四年前的3000萬元大跌逾96%,卻仍然乏人問津。有本地證券行行政總裁更無奈表示,連牌照放盤價格,基本上等同「半賣半送」,但平衡到繼續支付員工薪金、租金及燈油火蠟開支考慮,部份同業只好自願交回牌照,比繼續經營長蝕下去更理想,堪稱證券界悲歌。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