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管俊「傑」——富衛棄港赴美啟示
由電訊盈科(008)主席李澤楷私人投資的保險公司富衛集團,其控股公司PCGI Intermediate Holdings Limited計劃到美國上市,並已經提交F-1表格的註冊聲明草案,計劃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代表A類普通股的美國存託股份(ADS)。公司指出,發行ADS數目及每股價格仍未有定案,發行將於證交會審批程序後進行,亦會視乎市場和其他條件或情況而定。據悉富衛集團目標是在2021年底於紐約掛牌上市,據彭博較早前引述消息指,富衛集團尋求第三季在美國招股,目標集資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以發行20%股份計算,富衛估值超過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
作為在本港土生土長的保險巨擎,李澤楷為何會有「棄港赴美」決定,筆者不會妄加評論,不過自從本港容許「同股不同權」上市並成為藍籌、批准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及天然資源公司上市,但同時收緊對其他公司上市盈利要求,本港企業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環境已產生很大變化。
港交所(388)近年連串舉動,似乎傾向為內地企業營造有利上市條件,但卻造成愈來愈少本地公司上市,當中大企業選擇投奔海外,中小企則可能因在經濟不利條件下調高盈利要求而絕迹。
另一方面,恒指公司建議將恒指成份股數目增至80隻,此舉可能是想更多未來有意來港上市的中資巨企,能擁有快速加入藍籌機會,但同時恒指公司卻有意確保港資在藍籌中維持一定份量。近年不少傳統港資如信和置業(083)、九龍倉(004)、東亞銀行(023)甚至太古(019)陸續被剔出,不禁令筆者聯想到,從來只有瀕危動物,才需要受額外保護,如今港資公司在恒指也要受特別照顧,利用措施「確保一定比例」,那麼比例會是多少呢?說到這裏,筆者少不免想起危機管理(Risk Management)理論中,企業太依賴單一地區市場風險,筆者作為大學教授,眼見多間大學近年收取大量內地學生,但經歷社會事件及新冠疫情後,內地生大幅減少,令多間大學相當頭痛,甚至某些學科連收夠學生開班也面臨挑戰。
若把這個現象套用在港交所,過於依賴吸納單一市場公司上市,對香港資本市場又是否好事呢?如果香港競爭力消失,或是內地監管當局吸引巨企,留在滬深掛牌或由港股回流A股,到時內地企業減少,港資又不願意或難以在本地上市,港交所定位將何去何從?當傳統本地商人的港資保險公司,都決定投奔美國市場,這個現象的背後意義,值得大家深思。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作為在本港土生土長的保險巨擎,李澤楷為何會有「棄港赴美」決定,筆者不會妄加評論,不過自從本港容許「同股不同權」上市並成為藍籌、批准沒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及天然資源公司上市,但同時收緊對其他公司上市盈利要求,本港企業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環境已產生很大變化。
港交所(388)近年連串舉動,似乎傾向為內地企業營造有利上市條件,但卻造成愈來愈少本地公司上市,當中大企業選擇投奔海外,中小企則可能因在經濟不利條件下調高盈利要求而絕迹。
另一方面,恒指公司建議將恒指成份股數目增至80隻,此舉可能是想更多未來有意來港上市的中資巨企,能擁有快速加入藍籌機會,但同時恒指公司卻有意確保港資在藍籌中維持一定份量。近年不少傳統港資如信和置業(083)、九龍倉(004)、東亞銀行(023)甚至太古(019)陸續被剔出,不禁令筆者聯想到,從來只有瀕危動物,才需要受額外保護,如今港資公司在恒指也要受特別照顧,利用措施「確保一定比例」,那麼比例會是多少呢?說到這裏,筆者少不免想起危機管理(Risk Management)理論中,企業太依賴單一地區市場風險,筆者作為大學教授,眼見多間大學近年收取大量內地學生,但經歷社會事件及新冠疫情後,內地生大幅減少,令多間大學相當頭痛,甚至某些學科連收夠學生開班也面臨挑戰。
若把這個現象套用在港交所,過於依賴吸納單一市場公司上市,對香港資本市場又是否好事呢?如果香港競爭力消失,或是內地監管當局吸引巨企,留在滬深掛牌或由港股回流A股,到時內地企業減少,港資又不願意或難以在本地上市,港交所定位將何去何從?當傳統本地商人的港資保險公司,都決定投奔美國市場,這個現象的背後意義,值得大家深思。
註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部總召集人
徐燦傑
最Hit
Keeta外賣員收離譜「柯打」!凌晨4時送青衣「三支香」最高點 徒步上山僅獲$43.2 最終訂單咁處理……
2025-05-14 15:33 HKT
33歲前《獎門人》主持轉行街市賣蟹? 開工雞手鴨腳自覺「難堪」:舞台暫時轉至街市
2025-05-13 14:40 HKT
樓下投訴漏水竟是騙局 馬鞍山屋苑通告曝光模式:新一作案手段 區議員:有十多人遇過|Juicy叮
2025-05-14 11:2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