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糖尿腎的隱患

提起腎衰竭,也許不少人會想起新聞報道中的急性腎炎個案。大家又是否知道,糖尿病才是腎衰竭的主要成因?根據本港的統計數字,每年腎衰竭的新症中,有一半屬於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為何會導致腎衰竭?原來,高血糖會產生糖化終產物,致使腎臟發炎,也會損害腎血管和腎小球;糖尿病亦往往與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相關,多種風險因素聯合起來,進一步損害腎功能。
腎衰竭,意味着腎臟無法再履行排走代謝廢物、調節電解質等任務。當這些廢物留在體內,就可能要脅其他器官的健康。以心臟為例,新陳代謝失衡會令心臟血管鈣化甚至閉塞,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
除此之外,腎衰竭也會增加診斷或治療其他疾病的難度。例如心肌梗塞,患者會透過「通波仔」手術打通阻塞了的血管,然而過程中必須使用顯影劑,並非腎衰竭患者所能承受,雖然有術前或術後洗腎等補救方案,但患者的手術風險仍比一般心肌梗塞患者高。
要避免糖尿病引發腎衰竭,首先要及早診斷糖尿病。需知道,糖尿病初期大多無聲無息,但高血糖已在悄悄損害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故此,市民應每年接受身體檢查,偵測血糖有否異常。
若確診糖尿病,便要主動出擊,透過藥物治療和改善生活習慣,妥善管理血糖。研究發現,糖化血紅素維持在百分之六點五左右,可減低併發症風險。無論傳統或新型降糖藥物都有助達到這個目標,部份新型藥物如SGLT2抑制劑更有保護心腎的作用,糖友可根據病情和意願,與醫生商討適合自己的方案。他們亦應每年接受併發症篩查,即使糖尿病已引發病變,也能早日處理。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麒尹醫生
為生命護航
糖尿病為何會導致腎衰竭?原來,高血糖會產生糖化終產物,致使腎臟發炎,也會損害腎血管和腎小球;糖尿病亦往往與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相關,多種風險因素聯合起來,進一步損害腎功能。
腎衰竭,意味着腎臟無法再履行排走代謝廢物、調節電解質等任務。當這些廢物留在體內,就可能要脅其他器官的健康。以心臟為例,新陳代謝失衡會令心臟血管鈣化甚至閉塞,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
除此之外,腎衰竭也會增加診斷或治療其他疾病的難度。例如心肌梗塞,患者會透過「通波仔」手術打通阻塞了的血管,然而過程中必須使用顯影劑,並非腎衰竭患者所能承受,雖然有術前或術後洗腎等補救方案,但患者的手術風險仍比一般心肌梗塞患者高。
要避免糖尿病引發腎衰竭,首先要及早診斷糖尿病。需知道,糖尿病初期大多無聲無息,但高血糖已在悄悄損害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故此,市民應每年接受身體檢查,偵測血糖有否異常。
若確診糖尿病,便要主動出擊,透過藥物治療和改善生活習慣,妥善管理血糖。研究發現,糖化血紅素維持在百分之六點五左右,可減低併發症風險。無論傳統或新型降糖藥物都有助達到這個目標,部份新型藥物如SGLT2抑制劑更有保護心腎的作用,糖友可根據病情和意願,與醫生商討適合自己的方案。他們亦應每年接受併發症篩查,即使糖尿病已引發病變,也能早日處理。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麒尹醫生
為生命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