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疫針體驗

全球各國開始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注射(見圖),由於今次各國疫苗研發時間相對短,就要投入使用,公眾觀望情緒較濃,世界衞生組織稱之為疫苗猶豫。
有醫學界指,新冠疫苗開發時間短,成效和副作用仍要時間搜集數據,但疫苗使用並非新事物,藥廠生產有既定程序,一般而言不算是超新科技,使用起來都應該「有路捉」。
現時各地對注射疫苗有不同安排,美英主要採用輝瑞與德國藥廠BioNTech、摩特納,以及阿利斯康與牛津合作生產的疫苗,現時多是高危人士優先接種,包括醫護在內。這類接種一般不能挑選疫苗種類。
打疫針普遍關注是副作用和保護性。有與外國曾接受注射的醫護交流體驗,說法是通常第一針沒有甚麼明顯反應,到注射第二針時,有人會針口疼痛,有人會有感冒徵狀。出現感冒徵狀者服用阿士匹靈之類的感冒藥,休息一、兩天就復原。
吸收了先行者經驗,有人在注射前八小時,先行服用流行感冒藥,這招似乎有效,打完第二針後一切如常。
打疫針有可能出現副作用,但對高危族群仍是打比不打安全。至於成效如何,計算的方法也有點差異。由於注射疫苗主要保障防止出現肺炎等病徵,如何計算有效保障,對藥效評估有影響。有些國家只計算出現重症才算中招,同一隻藥的有效率就會較高,若連較輕微病徵都列為中招,有效比率就會拉低,不同族群有時也可能有點分別,所以比較不同疫苗有效率,最好是有相同基準,行內人看醫學雜誌數據就會較清楚,正因如此,政府才要有專家團隊提供意見。
《星島日報》社長
蕭世和
有醫學界指,新冠疫苗開發時間短,成效和副作用仍要時間搜集數據,但疫苗使用並非新事物,藥廠生產有既定程序,一般而言不算是超新科技,使用起來都應該「有路捉」。
現時各地對注射疫苗有不同安排,美英主要採用輝瑞與德國藥廠BioNTech、摩特納,以及阿利斯康與牛津合作生產的疫苗,現時多是高危人士優先接種,包括醫護在內。這類接種一般不能挑選疫苗種類。
打疫針普遍關注是副作用和保護性。有與外國曾接受注射的醫護交流體驗,說法是通常第一針沒有甚麼明顯反應,到注射第二針時,有人會針口疼痛,有人會有感冒徵狀。出現感冒徵狀者服用阿士匹靈之類的感冒藥,休息一、兩天就復原。
吸收了先行者經驗,有人在注射前八小時,先行服用流行感冒藥,這招似乎有效,打完第二針後一切如常。
打疫針有可能出現副作用,但對高危族群仍是打比不打安全。至於成效如何,計算的方法也有點差異。由於注射疫苗主要保障防止出現肺炎等病徵,如何計算有效保障,對藥效評估有影響。有些國家只計算出現重症才算中招,同一隻藥的有效率就會較高,若連較輕微病徵都列為中招,有效比率就會拉低,不同族群有時也可能有點分別,所以比較不同疫苗有效率,最好是有相同基準,行內人看醫學雜誌數據就會較清楚,正因如此,政府才要有專家團隊提供意見。
《星島日報》社長
蕭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