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無疆界系列——Innotech CEO周鳳儀 當 Reg 遇上 Tech

擁有法律背景、對金融監管(Regulatory)制度有深厚認識,在合規界堪稱權威的「70 後」精英周鳳儀(Jenny),碰上自己一竅不通的科技(Technology),竟能擦出火花,在「Reg 遇上Tech」的過程中,造就她開拓創業路,迎接龐大商機,就好像「風箏遇上 風」一樣,昂然振翅高飛。
  Jenny自港大法律系畢業起,已不愛隨波逐流,未有掛牌成為執業律師「賺大錢」,反而加入證監會協助草擬《證券及期貨條例》,其後因應金融機構的龐大合規需求,相關背景令她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在金融界任職合規師一段時間後,她加入聯合國擔任「聯合國社會影響力基金」首席合規官,透過「影響力投資」,結合商業與慈善,改善第三世界國家居民的生活環境,找到金錢以外的更大滿足感。
  然而,Jenny未有停下腳步,透過入讀城市大學EMBA課程,她認識了一位足以改變其人生、熟悉科技行業的「師兄」,有見金融科技(FinTech)已趨普及,在對方說服下,她們合夥設立RegTech(監管科技)企業,利用各自的專才發揮所長。據業界數據顯示,RegTech未來5年的全球投資額將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的市場規模將達160億美元,因應本港金融業未普及應用RegTech的背景、加上獲官方鼓勵行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下,RegTech行業有望蓬勃發展,這盤生意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周:「聯合國社會影響力基金」首席合規官、Innotech Strategies Company Ltd.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周鳳儀(Jenny)
王:城市大學 EMBA 課程總監王澤森博士
徐:視野無疆界系列統籌徐燦傑 (Prof J )
劉:頭條日報廣告部業務總監劉孟輝(Jacky)

劉:作為頂尖學府香港大學的法律系學生,閣下在90年代經濟騰飛時,卻沒有做執業律師賺大錢,反而加入證監會工作,為何有這個決定?
周:我在90年代攻讀法律畢業後,正值本港樓市暢旺,身邊很多同學都做樓契律師,大賺金錢好不風光,但我卻覺得這不是社會趨勢;有見香港當時正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遇着證監會聘請第一代見習生,當出席講座後,便覺得這項工作相當適合自己,於是立下決心加入金融監管這一行。在這批見習生當中,我是唯一讀法律的呢。
我在證監會的工作其實很有意義,因為我有份參與當時制度的改變,並有幸協助撰寫證券相關法例;證監會的工作經驗,令我覺得制度的改變,會令很多觀念轉變,讓社會契約變成法例,最後演變成合規要求,發展成為令人願意遵守的制度,從而改變社會。

劉:當離開證監會後,你曾在華興資本成為首席合規官,是甚麼讓你願意放下高薪厚職加入聯合國呢?
周:我不是用錢去衡量所有東西,雖然這間公司無論是領導作風或管理水平都很好,亦讓我見證了一些大公司的收購合併,但在這裡的工作,令我體會更深的,是資本市場對社會生態的影響,例如一些打車和共享單車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資金做大做強,為人們提供很大方便,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事。適逢我在一個城市大學舉辦的慈善活動中,接觸到聯合國相關人士,對他們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Impact investment(影響力投資)感到興趣,以往我們衡量一件項目是否值得投資,會用盈利角度出發,但這個概念是計算對社會帶來的影響,以支持經濟與社區發展為目標,加上對方對我的合規師背景感到與趣,最終一拍即合,成為對方的 Social Impact Fund(社會影響力基金)首席合規師。不過,後來看見華興資本成功上市,我的朋友打趣說,你這個決定是很傻呢!
徐:以你合規師的專業背景,為何又會投資RegTech?你期望如何帶動這個行業發展?
周:在Regulatory的部分,我可算是專家,但我對科技卻是毫無認識,而且興趣不大,甚至當年我的擇偶條件,是對方必須懂得為我修理電腦。不過因為城市大學的因緣際會,我認識了 EMBA 的一位師兄,他是Technology(科技)方面的專才,當「Reg和Tech開始交談」,對方提議兩者可以透過某種方式合作,最後經過交流和研究,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將「Reg加上 Tech」,RegTech這個行業絕對有發展空間。  
當然,我也明白,當時自己作為在合規界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突然與一名素不相識的人合作搞RegTech,會有一定風險,但我抱着的心態,就好像當初加入證監會,透過改變法例去重整金融界一樣,不介意重頭學起。事實上,在金融科技(FinTech)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虛擬貨幣、區塊鏈、數碼人民幣等嶄新概念,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為每一單交易要確保合法合規、監控有否出現異常,已不是利用傳統的人手法式能做到,人和人的溝通,亦會逐步變成純科技溝通,因此監管與科技結合已屬大勢所趨,令我下定決心與該名師兄合組Innotech這間公司,共同發展RegTech業務。          
我們的產品都是香港研發,首階段產品主要涉及KYC(Know your customer,客戶身份審查)和 KYB(Know your business,業務審查)等驗證產品,至於未來部署推出的,則是剛才提及的純科技溝通(Tech Vs Tech)金融監管產品了。

王:現時你的RegTech業務中,客戶主要來自那些行業?
周:我們的產品可以應用到很多行業,除了傳統的金融機構外,我們即將與香港某航空公司簽約,為他們提供相關服務;至於我們的客戶亦包括生物科技和電訊公司,主要透過RegTech為他們安排私隱方面的合規工作,可見RegTech是能應用於不同行業。

王:你的法律背景濃厚,為何會突然報讀EMBA?
周:我有一位好朋友,是城大DBA(工商管理博士)的優異生,他向我極力推介入讀城大EMBA,坦白說,我讀EMBA也是為了將來能升讀DBA,雖然我的EMBA 的課程已畢業,但由於工作繁忙,加上未找到適合的研究題材,因此暫時未報讀 DBA。

王:就讀城大EMBA對閣下的事業發展有何幫助?最大的得着是學術理論還是人脈關係?如果要總結在就讀城大EMBA最難忘的部分,你認為會是甚麼?
周:在學習過程中,最意想不到的收穫,是獲得了Transformation(轉型)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為在這個課程中擴展人際網絡,我相信自己會一直在投資銀行做首席合規師,但現時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踏上加入聯合國及創業之路,並與一班同學建立深厚友誼。在學習過程方面,最難忘是與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習夥伴,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迸發火花,為我的思維帶來極大衝擊和啟發。
嶄新EMBA體驗:
驅動創新,聯繫亞洲,通曉融資
https://www.cb.cityu.edu.hk/emba/hk/
Jacky哥


■Innotech CEO 周鳳儀
■Innotech CEO 周鳳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