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無疆界系列(六)——恒寶企業鄭立言 還原生意基本步

於1991年創辦恒寶企業控股有限公司的鄭立言(Peter),帶領恒寶由製衣廠發展為提供服裝供應鏈管理服務的上市集團,並成功開拓東盟及孟加拉市場將產品出口美國,避過中美貿易戰及成本上漲的巨大影響,雖然公司於2016年把上市公司轉讓,鄭立言沒有因此停步,除了努力經營原有的供應鏈生意,亦熱衷私募投資活動,向創投公司提供資金,以發掘具潛質的企業。
劉:閣下由1991年創立恒寶企業,到「湊大」公司於2014年6月上市,但在3年後轉讓予廣州基金國際,是甚麼促使這個決定?
鄭:其實恒寶這間公司於2003年已計劃上市,因當時生意開始轉好,但為了部署IPO,我們需要一個很清楚、可持續營運的生意模式,加上全球紡織品貿易配額制度於2005年被取消,紡織品市場全面開放,為本港製衣業締造發展機遇及挑戰,因港商既要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亦要迎合客戶不斷提高的要求。因此,公司於2005年決定由製衣廠轉型,發展為提供服裝供應鏈管理服務,從原料採購到物色第三方製造商、產品設計及開發、生產管理、質量監控,以至物流運輸都一手包辦,為品牌客戶,供應商及製衣工廠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其後業務發展更上一層樓,並於2014年成功掛牌上市。
不過,適逢在2017年有投資者以市場價值2.5倍作出全面收購,可說是相當吸引,首先可以讓小股東有合理的回報,還有我們在美國服裝市場的客戶也面對電商的挑戰,所以選擇把公司出讓也算是一舉兩得。 還可以把得來的資金繼續發展其他業務。
徐:你本來是做製衣的實業家,後來上市圓夢再轉讓,但現時專注參與很多科技業務,這是否與你在城大就讀EMBA及DBA(工商管理博士)所學的知識,再成功轉化有關?
鄭:我在攻讀EMBA 課程時,公司正值部署上市,雖然當時工作非常繁忙,但卻沒有因此錯過任何一課,即使到了後來再挑戰DBA,我也是抱着同一心態,好好學習,不要浪費資源,還有在行業上也要作出貢獻。
城大商學院的教學方法可謂充滿啟發性,例如有黎建強教授建議我研究較少人涉足的供應鏈風險管理(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我最終把它定為DBA的研究題目,通過學術研究將自己對製衣業發展的見解及累積的實戰經驗整合,並提出具體方案,協助製衣業加強供應鏈風險管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到後來和同事商量開設新公司,希望涉足更多科技板塊,將供應鏈管理努力數碼化和數據化,營造屬於自己公司的生態圈,於是在2016年9月成立了一家名為Fufa Labs的公司,取其諧音意思是一個孵化實驗室,希望可以為不同行業做到轉型效果。我們旗下還有不同的投資,例如美甲店Nail Bar、食肆,(ministry of crab, 摩羅街)、 網店Mercy Beauty、科技公司(keylink,innoblock, trustbix)和內容製作公司Content First等,涉及行業包括資訊科技、供應鏈、網上內容營銷、飲食及生活等,希望透過線上線下模式,自我形成一個生態系統,以線上行銷帶動線下消費及經營。
王:何會選擇城大EMBA?就讀城大EMBA及DBA,對閣下的事業發展有何幫助?最大的得着是學術理論,還是人脈
關係?
鄭:當初選擇到城大進修,主要是受到我的老闆廖英賢先生的鼓勵,因對方與我分享很多在城大就讀EMBA的課程綱要,他認為對我以後的業務發展有很大幫助。至於學習期間,能夠與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精英,於課堂內外互相交流,可說是集思廣益而充滿樂趣,特別是出訪海外企業時,大家邊學邊玩,增進友誼,「不醉無歸」,是一段難忘的美好時光!
此外,不少同學都成為了我事業上的夥伴,大家一齊研究、學習,一起向前走。例如我與一位EMBA同學Aley共同經營一隻對沖基金,去年成績也相當突出。同學calvin生產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玩具 ,目前我們合作在柬埔寨promote。最近我更邀請了一位城大EMBA師姐,以合夥人模式加盟我們的Nail Bar擔任行政總裁,把旗下10間分店都交給她打理呢!
所以,我認為最大的得着,是認識了一班好朋友,即使畢業後仍然維持緊密關係,甚至成為工作上的夥伴。
嶄新EMBA體驗:
驅動創新,聯繫亞洲,通曉融資
https://www.cb.cityu.edu.hk/emba/hk/
Jacky哥

劉:閣下由1991年創立恒寶企業,到「湊大」公司於2014年6月上市,但在3年後轉讓予廣州基金國際,是甚麼促使這個決定?
鄭:其實恒寶這間公司於2003年已計劃上市,因當時生意開始轉好,但為了部署IPO,我們需要一個很清楚、可持續營運的生意模式,加上全球紡織品貿易配額制度於2005年被取消,紡織品市場全面開放,為本港製衣業締造發展機遇及挑戰,因港商既要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亦要迎合客戶不斷提高的要求。因此,公司於2005年決定由製衣廠轉型,發展為提供服裝供應鏈管理服務,從原料採購到物色第三方製造商、產品設計及開發、生產管理、質量監控,以至物流運輸都一手包辦,為品牌客戶,供應商及製衣工廠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其後業務發展更上一層樓,並於2014年成功掛牌上市。
不過,適逢在2017年有投資者以市場價值2.5倍作出全面收購,可說是相當吸引,首先可以讓小股東有合理的回報,還有我們在美國服裝市場的客戶也面對電商的挑戰,所以選擇把公司出讓也算是一舉兩得。 還可以把得來的資金繼續發展其他業務。
徐:你本來是做製衣的實業家,後來上市圓夢再轉讓,但現時專注參與很多科技業務,這是否與你在城大就讀EMBA及DBA(工商管理博士)所學的知識,再成功轉化有關?
鄭:我在攻讀EMBA 課程時,公司正值部署上市,雖然當時工作非常繁忙,但卻沒有因此錯過任何一課,即使到了後來再挑戰DBA,我也是抱着同一心態,好好學習,不要浪費資源,還有在行業上也要作出貢獻。
城大商學院的教學方法可謂充滿啟發性,例如有黎建強教授建議我研究較少人涉足的供應鏈風險管理(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我最終把它定為DBA的研究題目,通過學術研究將自己對製衣業發展的見解及累積的實戰經驗整合,並提出具體方案,協助製衣業加強供應鏈風險管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到後來和同事商量開設新公司,希望涉足更多科技板塊,將供應鏈管理努力數碼化和數據化,營造屬於自己公司的生態圈,於是在2016年9月成立了一家名為Fufa Labs的公司,取其諧音意思是一個孵化實驗室,希望可以為不同行業做到轉型效果。我們旗下還有不同的投資,例如美甲店Nail Bar、食肆,(ministry of crab, 摩羅街)、 網店Mercy Beauty、科技公司(keylink,innoblock, trustbix)和內容製作公司Content First等,涉及行業包括資訊科技、供應鏈、網上內容營銷、飲食及生活等,希望透過線上線下模式,自我形成一個生態系統,以線上行銷帶動線下消費及經營。
王:何會選擇城大EMBA?就讀城大EMBA及DBA,對閣下的事業發展有何幫助?最大的得着是學術理論,還是人脈
關係?
鄭:當初選擇到城大進修,主要是受到我的老闆廖英賢先生的鼓勵,因對方與我分享很多在城大就讀EMBA的課程綱要,他認為對我以後的業務發展有很大幫助。至於學習期間,能夠與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精英,於課堂內外互相交流,可說是集思廣益而充滿樂趣,特別是出訪海外企業時,大家邊學邊玩,增進友誼,「不醉無歸」,是一段難忘的美好時光!
此外,不少同學都成為了我事業上的夥伴,大家一齊研究、學習,一起向前走。例如我與一位EMBA同學Aley共同經營一隻對沖基金,去年成績也相當突出。同學calvin生產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玩具 ,目前我們合作在柬埔寨promote。最近我更邀請了一位城大EMBA師姐,以合夥人模式加盟我們的Nail Bar擔任行政總裁,把旗下10間分店都交給她打理呢!
所以,我認為最大的得着,是認識了一班好朋友,即使畢業後仍然維持緊密關係,甚至成為工作上的夥伴。
嶄新EMBA體驗:
驅動創新,聯繫亞洲,通曉融資
https://www.cb.cityu.edu.hk/emba/hk/
Jacky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