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通波仔後可以運動嗎?

  我們時常提醒冠心病患者,通波仔雖能打通心臟血管,但並非一了百了。患者復康之路上,恒常運動舉足輕重,既能預防血管再次阻塞,也能加強心肺功能。然而知易行難,患者運動時有甚麼需要注意呢?
  首先,運動強度和時間必須量力而為。要判別患者適合哪種強度的運動,必先了解他們屬於慢性冠心病還是急性冠心病,如屬前者而且心臟功能仍未受損,透過通波仔恢復血流後,理論上運動不受限制;後者病情較嚴重,心臟功能或已受損,建議術後跟從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指示開展復康療程,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
  至於運動時間,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慢慢增加運動量,每次理想運動時間二十至四十分鐘,運動前後分別完成十分鐘的熱身和緩和運動,讓身體和心臟適應變化。
  運動種類方面,患者一般可多做中強度的帶氧運動,包括慢跑、游泳、跳舞、踏單車等,並間歇透過負重運動鍛煉肌肉。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在通波仔後須服用雙抗血小板藥,以防支架內出現阻塞,但此類藥物會增加出血風險,因此患者不宜進行多碰撞、易致傷的運動,例如拳擊、足球等等。
  運動期間如有任何不適,應停下來休息,並根據醫生指示服用脷底丸等藥物,若其後徵狀並無改善,便應盡快就醫。
  居家防疫之際,也要記得保持活躍,切勿坐着不動。留在家中,可借助跑步機、單車機鍛煉,若沒有器械,也可跳健身操、做普拉提等等。此欄目由阿斯利康支持
為生命護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