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疫境自救

  疫情反覆,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令感染人數歸零,經濟開始漸次回復正常,相信香港經濟必然會陷入空前未有困境。
  屆時病染沉疴回天無術。早前政府對每名合資格人士派發一萬元,已有政圈人士力主派發現金消費券取代,因為起碼可以催谷一下零售市道。政府最終沒接納,估計在於防偽成本高昂。消費劵有別優惠券,性質上與現金無異,如果防偽工作一般,最終肥了一班偽冒者。
  如果防偽特徵嚴格,除了設計需時,成本必然不菲,未紓民困前先讓製作商人大賺一筆,一樣兩面不討好,政治上容易被攻擊。批評者或謂,發優惠券亦可。問題係優惠劵附帶消費條件,結果又會墮入官商勾結嫌疑。政府目前處於弱勢,少做少錯,還是維持派錢原議。
  民間自發紓困措施,自然沒有政府行事般來得綁手綁腳。以香港房屋協會為例,十月份為轄下商場推出,為期一個月的「同心,再撐起」現金代用劵優惠計劃。代用劵面額十元,適用於轄下指定商場店舖。
  採配對方式消費,每消費十元可用十元代用券,前面所講一切懷疑憂慮均一掃而空。零售市道低迷,救急如救火,拖不得。提供近折半方式優惠肯定有助銷情。至於計劃成效如何,稍後便可分解。
楊振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