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種人——不認親認戚
那天陪媽媽看醫生,五十開外的醫生稱呼我媽作「阿婆」。他並非無禮,但我卻有點不悅,想:「我媽不是阿婆啊。」原來在我心中,媽媽就是媽媽,我從不覺得她老,世上可以叫她「婆婆」的人只有其孫兒,而不是五十多歲的醫生。我媽倒不介意:「一把年紀了,不叫我婆婆叫甚麼?」我說:「可以叫王太或女士呀。」
在華人文化裏,我們非常習慣「認親認戚」,總把非親非故的人叫作姨姨、叔叔、婆婆、伯伯。我家孩子也習慣這種模式,那天女兒叫了某人作姨姨,對方不悅;某次兒子叫鄰居作婆婆,我心中暗忖:「她似乎五十多歲,好像叫姨姨較安全呢。」這些稱呼,為生活平添不少無謂的猜度。
相對下,英國人就不慣於認親認戚。假如孩子在街上丟了東西,陌生人幫忙拾回,老公會提孩子跟對方道謝:“Say thank you to the man.” 又例如等電梯時,他提孩子讓別人先出,會說:“Let the lady through first.”對於陌生人,不論他二十歲還是七十歲,統統以「男士」或「女士」稱呼,有禮又恰當,省卻不少煩惱。
假如是沒血緣關係的朋友,就直呼名字,平起平坐,互相尊重。在他們的文化裏,姨姨就是媽媽的姊妹,婆婆就是媽媽之母,名正言順,簡單得多。
王思慧
在華人文化裏,我們非常習慣「認親認戚」,總把非親非故的人叫作姨姨、叔叔、婆婆、伯伯。我家孩子也習慣這種模式,那天女兒叫了某人作姨姨,對方不悅;某次兒子叫鄰居作婆婆,我心中暗忖:「她似乎五十多歲,好像叫姨姨較安全呢。」這些稱呼,為生活平添不少無謂的猜度。
相對下,英國人就不慣於認親認戚。假如孩子在街上丟了東西,陌生人幫忙拾回,老公會提孩子跟對方道謝:“Say thank you to the man.” 又例如等電梯時,他提孩子讓別人先出,會說:“Let the lady through first.”對於陌生人,不論他二十歲還是七十歲,統統以「男士」或「女士」稱呼,有禮又恰當,省卻不少煩惱。
假如是沒血緣關係的朋友,就直呼名字,平起平坐,互相尊重。在他們的文化裏,姨姨就是媽媽的姊妹,婆婆就是媽媽之母,名正言順,簡單得多。
王思慧
最Hit
酒樓舖位丟空半年大幅議價?原為米芝蓮推介人氣粵菜 東主無奈:當日議價業主拒絕......
2025-11-12 16:06 HKT
觀塘夜市開鑼!一連17日免費入場 設30美食攤位 台灣夜市攤販參展 必試鐵板魷魚/大腸包小腸(附地址/開放時間)
2025-11-11 15:28 HKT
地域強者 全球挑戰 首個獲「M」品牌認可電競賽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參賽戰隊揭曉
2025-11-12 00:00 HKT
繁忙時間港鐵車廂必現「集體行為」!?車長開咪仍無效阻止 網民怒批:可唔可以俾返少少公德心
2025-11-11 09:00 HKT
健康PRO|成人奶粉變健康陷阱 專家教你點揀真健康奶粉
2025-11-11 16:42 HKT
「順嫂」梁葆貞加國返港避寒 精靈現身飯局與老友聚舊 狀態不似年近九十
2025-11-12 13: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