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見聞——國際服貿會與經濟「內循環」(二)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流會」(以下稱「服貿會」)作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首場大型公衆聚集活動,同時亦係中國向全球展示防疫成果的「試金石」,在北京順利閉幕。
如筆者上一期專欄所述,該活動美中不足的是其國際化程度並不高,可謂一場有名無實的「國際會議」。遺憾之餘,筆者亦不得不擔憂,只要海外疫情一日不穩,這種貨物、服務及人員的國際往來都將持續萎縮,「內循環」將是未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常態。
事實上,中國今年因疫情取消了多場大型國際經濟或商務交流活動。包括每年3月的「兩會」後在北京進行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通常3月末至4月在海南博鰲進行的「博鰲論壇」,以及每年6月末在天津或大連進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上半年唯一舉辦的一場大型活動,為6月份在疫情較穩定的上海進行的「陸家嘴金融論壇」,該活動中與外籍嘉賓的互動同樣不得不通過視像會議。
未來幾個月,國內的大型國際活動,還有11月初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稱「進博會」)。該年度會議今年已是第三届,同樣由國家商務部主辦,前兩届均有大批跨國公司參與。由於該活動主要涉及進口商品交易,各國參展商均帶著自己的產品來華,被網友戲稱「萬邦來朝」。
有鑒於疫情在歐美和日韓等國的反復,眼看距離進博會開幕只有一個半月,不知今年届時是否還能見到外國友人的身影,或者又將是一場尷尬的「內循環」國際會議?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如筆者上一期專欄所述,該活動美中不足的是其國際化程度並不高,可謂一場有名無實的「國際會議」。遺憾之餘,筆者亦不得不擔憂,只要海外疫情一日不穩,這種貨物、服務及人員的國際往來都將持續萎縮,「內循環」將是未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常態。
事實上,中國今年因疫情取消了多場大型國際經濟或商務交流活動。包括每年3月的「兩會」後在北京進行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通常3月末至4月在海南博鰲進行的「博鰲論壇」,以及每年6月末在天津或大連進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上半年唯一舉辦的一場大型活動,為6月份在疫情較穩定的上海進行的「陸家嘴金融論壇」,該活動中與外籍嘉賓的互動同樣不得不通過視像會議。
未來幾個月,國內的大型國際活動,還有11月初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稱「進博會」)。該年度會議今年已是第三届,同樣由國家商務部主辦,前兩届均有大批跨國公司參與。由於該活動主要涉及進口商品交易,各國參展商均帶著自己的產品來華,被網友戲稱「萬邦來朝」。
有鑒於疫情在歐美和日韓等國的反復,眼看距離進博會開幕只有一個半月,不知今年届時是否還能見到外國友人的身影,或者又將是一場尷尬的「內循環」國際會議?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