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畫人生——二十四節氣
早前在本欄談及閏年和閏月,明天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中的清明,天氣開始晴朗,萬物生長到此時皆變得清潔而明淨,為之清明。最初清明只是根據節氣而定的名稱,後來成為紀念及拜祭祖先的節日。
二十四節氣乃國人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於二○一六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有了二十四節氣,便可知四季變遷,例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氣溫變化,例如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降雨情況,例如雨水、穀雨、白露、寒露、小雪、大雪;和農事活動,例如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清明氣候暖和、萬物開始生長。大暑乃最炎熱之時期,農作物最快生長,但原來我們除了飲冬瓜水祛暑氣更要留意這時期是旱災、澇災、風災等天然災害最頻繁之時。香港亦有「冬大過年」的說法,通常會一家人食團年飯,而冬至通常是白晝時間最短。當年古人沒有精密的科學儀器,卻仍可推算出天氣情況,的確有大智慧。
陳智思
二十四節氣乃國人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於二○一六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有了二十四節氣,便可知四季變遷,例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氣溫變化,例如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降雨情況,例如雨水、穀雨、白露、寒露、小雪、大雪;和農事活動,例如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清明氣候暖和、萬物開始生長。大暑乃最炎熱之時期,農作物最快生長,但原來我們除了飲冬瓜水祛暑氣更要留意這時期是旱災、澇災、風災等天然災害最頻繁之時。香港亦有「冬大過年」的說法,通常會一家人食團年飯,而冬至通常是白晝時間最短。當年古人沒有精密的科學儀器,卻仍可推算出天氣情況,的確有大智慧。
陳智思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