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隔離不要鬆懈

  我家的孩子近日從外地回來,故要立即做好隔離防疫,而隔離防疫的工夫可謂一點都不容易,不過也不是太複雜。
  首先當然是要空出一間房給他,幸運地我家那個房外正正有個洗手間,故也可讓他私人使用。不過有專業人士跟我分享了相關資訊,我認為值得告訴大家,就是如要共用一個洗手間也無不可,只是每次受隔離者使用後都要自行用酒精清潔水龍頭、廁所板等,以作徹底消毒,才讓其他家庭成員使用。還有洗手間要開抽氣扇,房間內的窗戶也要打開,以保持空氣流通。
  房外除了洗手間,尚有條小走廊,走廊盡頭有一道門,那道門沒有必要的話也不會打開,以保持那個房間盡量隔離。食物只會送到走廊裏的枱面上,再由他自行取到房裏去吃,他的衣物和垃圾亦會分開處理,而送餐和清潔等都會戴着口罩進行。
  除了隔離,亦會接受深喉唾液檢測,做法是起牀後,立即收集第一口深喉唾液,然後送到衞生署轄下的檢測中心。若此後兩、三天都沒有接到通知,就代表檢測並非呈陽性反應,故可安心繼續隔離。十四天內會反覆進行兩、三次測試,以確保他身上沒帶病毒。
  這一切措施都是為了確保即使不幸感染,都不會傳染給其他人,但和家人傾談時,我們都忍不住幻想,如果他是在封關前回來,我們會否照樣做足這麼多措施?坦白說可能真的未必會如此嚴陣以待。可見封關確有實際作用,強制隔離也有實際需要,雖然未必所有人都會真的因為懲罰的阻嚇性而守規矩,但封關和強制隔離確是會令大家明白到事態有多嚴重。當定立了一個時限讓大家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自會更着緊地進行隔離工作。
  當然,不需要強制隔離的話,他回來後,我們都會叮囑他在家都要戴口罩和分開吃飯等等,但鬆懈的機會必然會高很多。同樣,可能很多市民都因為於封關前到港而比較鬆懈,於是染病數目激增。  
  故大家真的要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少點出外。從外地回港的則應認真地自我隔離,一同發揮香港人精神,一起努力對抗疫情!
森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