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空間——最細小的恐龍

我有個小男孩學生,喜歡恐龍,每次和他上課也會講過不停,又問很多問題,所以我特別留意恐龍的資訊,希望多找些話題跟他聊。幾天前,正當我在想有些甚麼恐龍的可以和學生講時,在網上偶然讀到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三月號中的一篇文章。
文章提到中國地質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發現了至今最細小的一件恐龍化石,只有半吋長,藏於樹脂中,源於九千九百萬年前的中生代,是一隻鳥的頭部(見圖)。
恐龍不是龐然巨物來的嗎?其實,恐龍從來都是有大、也有小的,只是大的較吸引眼球,夠震撼力,所以博物館或展覽館通常會擺放巨型的恐龍化石來作招徠。話雖如此,今次發現的小鳥頭,確是小得令人難以置信,它比現今最小的蜂鳥的頭還要小。
關於這個小鳥頭,還有甚麼有趣的東西?它有細緻的牙齒;有纖巧的感覺眼骨,狀似蜥蜴的,孔洞們的大小均衡,猜得出小鳥是在日間活動的生物。不過,小鳥頭帶給我們的一個最重要訊息是:可能,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大型和最小型鳥類,都已經絕種了。
於亞洲,除了緬甸,在中國遼寧近年也出土了不少罕見的恐龍化石,相對於大家普遍印象中的,古生物學家現在能夠整理出一幅不同的恐龍世界圖像,對古地球科學、古生物學或遺傳學,提出了不少的新問題、新挑戰,人類知識又有機會向前邁進了。
陳家强
文章提到中國地質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發現了至今最細小的一件恐龍化石,只有半吋長,藏於樹脂中,源於九千九百萬年前的中生代,是一隻鳥的頭部(見圖)。
恐龍不是龐然巨物來的嗎?其實,恐龍從來都是有大、也有小的,只是大的較吸引眼球,夠震撼力,所以博物館或展覽館通常會擺放巨型的恐龍化石來作招徠。話雖如此,今次發現的小鳥頭,確是小得令人難以置信,它比現今最小的蜂鳥的頭還要小。
關於這個小鳥頭,還有甚麼有趣的東西?它有細緻的牙齒;有纖巧的感覺眼骨,狀似蜥蜴的,孔洞們的大小均衡,猜得出小鳥是在日間活動的生物。不過,小鳥頭帶給我們的一個最重要訊息是:可能,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大型和最小型鳥類,都已經絕種了。
於亞洲,除了緬甸,在中國遼寧近年也出土了不少罕見的恐龍化石,相對於大家普遍印象中的,古生物學家現在能夠整理出一幅不同的恐龍世界圖像,對古地球科學、古生物學或遺傳學,提出了不少的新問題、新挑戰,人類知識又有機會向前邁進了。
陳家强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