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阿Sir講古——旅遊舢舨

  曾到世界各地乘搭不同類型小船、汽艇等遊湖、江、河、內海和瀑布下游等,各有特色。但我從導賞員及文化歷史旅遊愛好者角度去看和評論,總覺得香港很少本地人試過香港仔避風塘「旅遊舢舨」,它是最具特色的。「旅遊舢舨」在香港仔避風塘經營數十年,但過往以疏於管理方式經營,因要領牌和購買保險等原因,未獲海事當局正式批准,但近年隨着區議會介入及該區發展「休閒漁業」,加上漁業式微,漁民需轉型,該區正打造旅遊品牌,加上旅遊推廣,政府協助及監管下,「旅遊舢舨」已成香港遊一個特色。
  「旅遊舢舨」比其他國家遊江、遊湖等更有特色,原因是充滿歷史感,香港仔避風塘是英國人在開埠前,已有不同外國船隻(包括戰船和貨船)使用及補給,附近石排灣的瀑布更是重要食水補給點,而香港仔原稱香港,因香港新界沙田(瀝源)等地出產的土沈香(莞香)樹,製成香料製品,經陸路運往香埗頭(尖沙咀)後,再用船(大眼雞)運往香港仔,出口到南洋、遠至阿拉伯及歐洲等地方。
  英國人接觸香港仔漁民時誤將當時的香港當成全香港島,英文Hong Kong亦是譯自蜑家(水上)人的口音「康港」,而非「Heung香Kong港」,後來將錯就錯,原來的香港變成了香港仔。歷史外,暢遊避風塘可飽覽兩岸景色,看到新私人屋邨、公屋和各種建築物;傳統漁船建造及維修;不同類型的漁船穿梭其中;中式和私人遊艇都有,眺望名聞世界的海鮮舫及海洋公園。如在大時大節,可見漁船上旗幟飄揚,掛滿祝福和祈求好運的掛飾;兩邊是海濱公園,可見途人怱怱趕路,亦有人休閒散步等人生百態。船程大約半小時,包括遊避風塘及繞鴨脷洲經海怡半島,遠眺南丫島和華富邨一圈,全程一百元,是本地集歷史文化趣味於一身的海上遊,值得一試。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