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疫症下的商務艙體驗

   最近朋友分享一件在飛機上的不愉快事情,話說機艙服務員在用餐時段問他想吃甚麼,那時他正戴上耳筒看電影,因此反應較遲鈍。他除下耳筒再問服務員,服務員亦再重複問題,但他不清楚有甚麼選擇,於是服務員拿出餐牌,並對他說:「你先看看,我轉頭回來。」然後轉身走了。
  朋友看着餐牌上的眾多選項,感到一片迷惘。雖然餐牌表面上好像很多選擇,但一般都是二選一。可是在商務艙,選擇則較多,有些只在午晚餐供應,有些則全日供應。在幽暗的燈光下,看着佈滿文字的餐牌,朋友只能靠熒光幕的燈光幫助閱讀,看得一頭霧水。此時朋友開始感到煩躁,想起坐經濟客位時,服務員也會向客人提供選擇。現在坐商務客位,雖然餐牌上選擇較多,但至少可簡單講解一下吧。
  當服務員回來時,朋友說想吃牛,服務員卻說牛已沽清,建議他吃漢堡包。此時朋友心情更糟糕,若服務員一早跟他說有甚麼選擇,他便可吃到牛扒,但因他的遲緩令他吃不到想吃的東西,那便更令他生氣。
  我向任職空中服務員的朋友查問,原來由於疫症關係,很多以往提供的服務,現在已改變了。從前服務員會把東西分階段逐一送上,如飲料、毛氈及機上用品,用餐時亦逐一送上各項菜式讓客人選擇,務求令客人有皇帝式的享受。
  現在為減少乘客與服務員接觸,服務員只會放下餐單,讓客人自行填寫,選好後服務員便一併把食物送上。所有供給乘客的用品,亦會一早放置在座位上。
  疫症影響下,服務有所改變在所難免,生意下滑,服務自然也差一點。我明白朋友付的費用或者跟從前一樣,那當然期望有相同的服務,可是朋友說他原來是獲免費提升到商務艙,那我便安慰他,在這非常時期,大家將就一下,不要有太多要求。
  服務乘客的機組人員,其實也在「搵命博」,他們與乘客在狹窄的機艙內,經常近距離接觸,一不小心遇上帶病的乘客,他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香港人繼續努力,齊心抗疫。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森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