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泰沖動——疫情期間港人在泰國被歧視?

近日網友們除了問我在泰國哪裏可買到口罩、究竟會否封關,以及到泰國旅遊的安全問題之外,也有人問到:到來會否被歧視?因為聽聞網上有些人說,去完泰國在某些地方被冷眼對待……究竟是否如此呢?
以自己來說,每日出外拍攝,都是用廣東話去演繹,大家都聽到我講廣東話,並沒有雞飛狗走、冷眼相看,我和身邊的居泰港人朋友也沒有遭受歧視。當然全泰國那麼大,有都不出奇,只是被人歧視,會否與自己的行為有關呢?這段日子我便親眼見過以下情形:
有港人可能太擔心泰國的情況,為了保護自己,出街時用膠袋和雨褸包實自己,並且戴上多重口罩和眼鏡,與周遭的人形成強烈對比,造型過於誇張。
又有一家幾口入到餐廳,為了保護自己,做足安全措施無可厚非,但用酒精抹枱抹櫈抹足10分鐘才坐下,難免令人吃一驚。
為了自己以及在香港的親友,去到藥房二話不說以高價買光所有口罩,在後面排隊的泰國人想買都買不到,這樣的行為又會否予人反感?
在郵局中本地人都守秩序地排隊寄信時,來了幾個香港人,打算將大量防疫物資寄走,但因為語言溝通問題,搞了20分鐘都未掂,職員因英文不太好面有難色,幾位港人也隨即黑面,這樣又會否不太好呢?
如果要說其他人歧視,我們是否也該想想自己做過甚麼?不敢說所有泰國人都是好人,但正所謂事出必有因。
很好笑見到某女藝人去完泰國回來說通街都有口罩賣,相信她才是真正的泰國通!反而我就通街都找不到口罩,泰國人也一樣找不到,鐵一般事實,泰國現在也一罩難求。慶幸泰國政府和本地機構總會不時有免費口罩派給本地人,不致於要高價搶購。
胡慧沖

以自己來說,每日出外拍攝,都是用廣東話去演繹,大家都聽到我講廣東話,並沒有雞飛狗走、冷眼相看,我和身邊的居泰港人朋友也沒有遭受歧視。當然全泰國那麼大,有都不出奇,只是被人歧視,會否與自己的行為有關呢?這段日子我便親眼見過以下情形:
有港人可能太擔心泰國的情況,為了保護自己,出街時用膠袋和雨褸包實自己,並且戴上多重口罩和眼鏡,與周遭的人形成強烈對比,造型過於誇張。
又有一家幾口入到餐廳,為了保護自己,做足安全措施無可厚非,但用酒精抹枱抹櫈抹足10分鐘才坐下,難免令人吃一驚。
為了自己以及在香港的親友,去到藥房二話不說以高價買光所有口罩,在後面排隊的泰國人想買都買不到,這樣的行為又會否予人反感?
在郵局中本地人都守秩序地排隊寄信時,來了幾個香港人,打算將大量防疫物資寄走,但因為語言溝通問題,搞了20分鐘都未掂,職員因英文不太好面有難色,幾位港人也隨即黑面,這樣又會否不太好呢?
如果要說其他人歧視,我們是否也該想想自己做過甚麼?不敢說所有泰國人都是好人,但正所謂事出必有因。
很好笑見到某女藝人去完泰國回來說通街都有口罩賣,相信她才是真正的泰國通!反而我就通街都找不到口罩,泰國人也一樣找不到,鐵一般事實,泰國現在也一罩難求。慶幸泰國政府和本地機構總會不時有免費口罩派給本地人,不致於要高價搶購。
胡慧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