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為食打不死

新型肺炎陰影襲全城,雖然和沙士相比,這個疫症致命率較低,但小心駛得萬年船,商務應酬大部份都取消。自邊爐家族集體染疫後,連家庭聚會都避免,不過,嗜食一族仍然千方百計,期望可以滿足口腹之欲,有人還趁機會,專去光顧平時人迫迫的小店。
早前有住何文田的為食友,就專程光顧九龍城的人氣店鴻哥小廚。該店主廚鴻哥據報有一班死忠粉絲,平時生意爆滿,直至最近疫潮來襲,店面才變得疏疏落落,可以輕鬆入座。該店以傳統廣東菜做主打,煎藕餅(見圖)、炸筍殼魚、臘味煲仔飯,做得有街坊大排檔風味,比名店精緻做法,多了民眾粗豪的食風。
吃大排檔風味,當然最好即點即煮即食,然而,現時要聚眾吃喝,始終不合時宜。有人提議應變之法,是點菜外賣,等候期間,可以在街外空曠之處等候,然後速速回家。由於路途不遠,回家倒杯紅酒舉筷,靚餸仍然熱辣。趁現在這招用的人不多,正好擇肥而噬。
其實,現時送外賣服務非常普遍,這種吃法雖然氣氛及味道都不及堂食,但對美食的期待也會帶來心理滿足,打破近日沉悶的生活,一餐過後就明白甚麼叫為食打不死。
《星島日報》社長
蕭世和
早前有住何文田的為食友,就專程光顧九龍城的人氣店鴻哥小廚。該店主廚鴻哥據報有一班死忠粉絲,平時生意爆滿,直至最近疫潮來襲,店面才變得疏疏落落,可以輕鬆入座。該店以傳統廣東菜做主打,煎藕餅(見圖)、炸筍殼魚、臘味煲仔飯,做得有街坊大排檔風味,比名店精緻做法,多了民眾粗豪的食風。
吃大排檔風味,當然最好即點即煮即食,然而,現時要聚眾吃喝,始終不合時宜。有人提議應變之法,是點菜外賣,等候期間,可以在街外空曠之處等候,然後速速回家。由於路途不遠,回家倒杯紅酒舉筷,靚餸仍然熱辣。趁現在這招用的人不多,正好擇肥而噬。
其實,現時送外賣服務非常普遍,這種吃法雖然氣氛及味道都不及堂食,但對美食的期待也會帶來心理滿足,打破近日沉悶的生活,一餐過後就明白甚麼叫為食打不死。
《星島日報》社長
蕭世和